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背影》的去與留 激烈爭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3 00:03:16  


 
  評判  

  別讓探討成鬧劇

  名家的作品在近年來屢屢引發爭議,應該說,這種爭議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特別是對於中小學課本中的名家作品,多引導學生參與爭論,不搞“中心思想一言堂”,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都是大有好處的。另一方面,一些專家自覺參與到討論之中,並能對名家作品提出與“主流觀點”針鋒相對的看法,這也是時代進步的表現。

  很希望關於《背影》的討論,僅限於文學本身,但遺憾的是,從丁啟陣博文來看,真正基於文學的討論並不多,糾纏於作品之外的觀點倒是隨處可見。比如,他論證出“朱自清的父親既不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也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朱自清的父親“不忠不孝不慈”;再者,他認為朱自清的文章,是“小知識分子的無病呻吟”,但筆者又看不出他有什麼論證支持這一觀點。

  王小波先生對中國人的道德敏感感觸頗深,他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二十年前,巴黎歌劇院來北京演《茶花女》,有些觀眾說:這個茶花女是個妓女呀!男主角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瑪格麗特和阿芒,兩個凑起來,正好是一對賣淫嫖娼人員!如果以王小波先生所說的這種道德敏感性來閱讀和探討作品,無疑會讓討論變成鬧劇——朱自清的父親是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和朱自清對他父親的感情有何關係?和《背影》一文的作品價值又有何關係?是不是該從教材中删除《背影》一文,探討的要點應該是作品自身是否存在價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