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學熱 真熱還是虛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1 00:09:36  


  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近年來,國學、國學閱讀和國學教育,幾乎成為人們談論思想文化時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各種解讀國學的書籍爭相出版,各種品說古人的節目陸續播放,一些地方還有老師著漢服上課、學生進孔廟祭拜的事情,足見人們的熱情。但是,越是這種言必稱國學的時候,越需要認識國學的內涵與外延,辨析其中精華與糟粕,了解其價值與意義。因為,惟有真正的了解,才有真正的熱愛。

  所謂“國學”,是關於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學問。其所蘊涵的內容,實為中國所特有,或在中國的地理環境、語言環境、人文環境,乃至在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歷史等特定條件下所形成,或在中國文化母體中孕育、產生、演變和發展的學問總和。就其外延說,它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文化整體,其中也必然含有精華和糟粕。

  一種獨特的價值思考

  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在整個世界範圍內,似乎潛伏著全面危機。有些危機,業已爆發且愈演愈烈,如人們熟知的環境、氣候、能源、生態等,這些均屬於構成人類生存處境的自然方面。此外,還有社會、政治、經濟、道德、觀念、思想、精神等,這些皆屬於構成人類自身存在條件的社會方面。這兩個方面,雖然在現代語境中,已被反覆研究,達至繁密,但其大方向卻逐漸迷失;而在所謂“國學”的語境中,上述兩個方面被十分簡要地概括為天、地、人三材(才)之道。而天、地又皆屬自然,於是所謂的“三材(才)”又被簡化為“天、人”兩端。國學中的天人關係說,雖然簡要,但其大方向卻始終明晰,它關涉或涵蓋著人類生存的基本信息和基本原理,故中國古人所創造的“天人合一”理論,始終從源頭上把握著人類生存的大方向、大道理或大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