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馬步不亂 打造兩岸新模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3 11:25:30  


馬英九不迷信兩韓、兩德模式,“兩岸自然發展,可解決很多問題”,他要打造全新的“兩岸模式”。
  中評社台北7月3日電/馬英九將“立院”審查ECFA模式“比照條約”,而非“條約或準條約”,清楚定位兩岸關係並非國與國、特殊國與國關係,延續執政黨一貫政策思維,擱置“主權”爭議、不碰統獨,後ECFA的兩岸進程,仍是“維持現狀”。 

 馬政府的兩岸政策軸心是不統、不獨、不武,大框架是基於維持台海現狀、不觸碰敏感統獨爭議;落實在兩岸和解、外交休兵上,過去兩年參與WHA、APEC的特使層級都提高,馬英九認為,“台灣的國際形象是Plus(加分)!” 

  聯合報3日新聞分析,“立院”審查ECFA成為藍綠角力戰,“聯王制馬”只是政治口水,依藍綠“國會”席次懸殊,綠營尚無扭轉戰局實力,但從審查形式到ECFA定位“比照條約”、“強烈的條約性格”,凸顯藍綠兩岸路線的差異。 

  蔡英文兩岸政策仍延續扁李時期思維,定位兩岸是國與國關係,但馬英九不贊成這種路線;兩年來,馬英九試圖透過兩岸、外交成果證明路線正確,“搞了二十年,知道只有這條路走得通”。 

  民進黨從全力杯葛ECFA,到要求“國會”實質審議,馬也反守為攻,點出在野黨的兩岸政策矛盾之處:如果反對ECFA,為何不直接否決?既然要審查,不就表示ECFA還有價值嗎? 

  兩岸破冰復談到簽署十四項協議,ECFA雖是重要里程碑,但“先經後政”的優先順位,並未因為ECFA簽署而有改變。從馬英九、王毅談話遙相呼應,顯見兩岸尚無進入政治談判的急迫感,此原則透過本報專訪,再度得到確認。 

  馬政府當前要務,就是拚出財經政績,營造良好的大環境,這也是鞏固政權、贏得五都的不二法門;至於兩岸最終解決方案,馬英九不迷信兩韓、兩德模式,“兩岸自然發展,可解決很多問題”,他要打造全新的“兩岸模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