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移民緊縮浪潮下的華人 關鍵時刻發自己聲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6 09:40:09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據英國媒體透露,從本月起至2011年4月,英國政府將僅允許2.41萬名外國人移民英國,這一數字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5%。而澳大利亞新總理朱莉婭.吉拉德也於近日表示,鑒於澳大利亞人口快速增長,新政府將放緩吸收移民的速度。 
 
  移民門檻普遍抬高

  近日,英國聯合政府在設置非歐盟移民年度人數上限這一條新政策上達成一致,這讓在英國苦等移民的不少華人感到未來渺茫。從今年秋天起,申請結婚簽證的非歐盟人士必須提供英文能力證明,才能獲得英國簽證。澳大利亞最近也公布最新的技術移民職業清單,原先的廚師等中國留學生的移民捷徑不再列在新清單中。專家表示,發達國家移民政策正在縮緊,特別是低技術移民比重正在大幅減少。

  在金融危機浪潮的衝擊下,發達國家紛紛收緊移民政策,加大打擊非法移民的措施,主要目的是在保障本國公民就業的基礎上,提高入境移民的整體素質,篩選更加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

  “二戰”結束後,英國有過幾次大規模的移民浪潮。移民緩解了當時勞動力緊張的狀況,對經濟有所貢獻。但如今,不少英國人認為移民分走了太多的工作崗位和公共資源,2008年的金融危機更是加劇了這一矛盾。2008年2月,英國借鑒了澳大利亞實施打分的五級計分制移民制度,該制度雖然繼續鼓勵高技術移民,但對學歷不高、語言不過關、年齡大的申請者非常不利。

  英國華人民權組織發展官員林琦表示,以前中餐廚師還被視為短缺職業,而隨著移民政策的改變,現在他們不僅要磨練英語,還要考職業證書,難度大大提高。澳大利亞移民專家也表示,本來廚師在澳還被認為是容易移民的職業,但從今年7月1日起,廚師也不在緊缺清單中了。

  華人社區權益受衝擊

  英國等國家這些新的移民政策措施,對於抑制海外非法移民,吸引高技術人才,保證金融危機下的國內就業率、提高國家競爭力起到很大作用。但對低技術、缺少語言訓練和盼望移民實現家庭團聚的海外移民產生了很大影響。

  中國每年移民海外的人口成分比較複雜,受教育程度不同,但基本都可以找到相應的就業崗位。隨著移民門檻的提高,不同移民群體面對的境況大不相同,產生了兩極分化。一方面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公民移民相對容易,另一方面,中國低技術移民更為困難。

  同時由於中國人家族觀念強烈,在各種類型的中國移民中,家庭團聚移民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大部分以家庭團聚為理由的移民不是移居國所需要的專門人才,由於語言能力等原因,提高移民門檻等於變相限制家庭團聚的移民。這一限制也會給非法移民提供更多的借口,進一步助長非法移民行為。

  例如英國新移民政策,能否取得移民資格部分取決於申請人英語水平的強弱。這使得想到英國與子女團聚的老人面臨著更大的障礙,不會英語的老人等於失去了移民英國的資格。

  海外華人發出聲音

  多年來,海外華人在促進移居國和祖籍國的經濟繁榮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而英國等發達國家移民政策的緊縮,使得華人在海外的權益受到重大衝擊。美國亞利桑那州州長今年4月簽署的打擊非法移民的法案更被認為是對海外移民人權的挑戰。

  面對這種形勢,海外華人沒有沉默。為抗議美國亞利桑那州嚴苛的移民法案,今年5月1日,有超過10萬名洛杉磯新移民其中包括不少華人走上街頭,用行動表達抗議,希望喚起美國政府對新移民權益的關注。而早在2006年,紐約華人就在曼哈頓舉行的移民大示威中,以多達千人的龐大陣容展示了對移民合法化的強烈渴望。英國華裔女律師李貞駒更是用有效的法律手段為華人爭取利益。

  中倫敦法律援助中心資深移民法專員陳運忠說,其實無論哪黨執政,國家經濟環境不好時,一定都對移民採取相對負面態度。這種情況下,華人應從以往經驗中,總結出如何團結各方力量向政府施壓,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衛自己的權益。他舉例,餐飲業工人欲獲工簽必須懂英語,這一門檻應該不可能改變,但在英語程度高低方面仍有可爭取的餘地。美亞太法律中心移民政策項目主管黃尚仁也表示,華裔在關鍵時刻應發出自己的聲音。

  同時,目前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已經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出國不再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因此,以低技術等原因的移民申請人甚至是“非法移民”應該更理智地思考選擇合理的移民方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