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砥柱銘》鑒定細節 從存疑到肯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5 00:07:55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自黃庭堅《砥柱銘》手卷在剛剛結束的保利春拍中創下4.368億元人民幣的天價並刷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的世界紀錄後,有關《砥柱銘》的真偽之爭就一直沒有平息。昨天,《砥柱銘》“贋品說”在坊間傳得沸沸揚揚——一位河南的書畫愛好者認為這幅《砥柱銘》是贋品,並提出若干“證據”。面對這些疑問,曾為《砥柱銘》做過鑒定的台灣故宮博物院傅申先生做出了詳細的解讀。 

  ■鑒定專家傅申解讀鑒定細節 

  其實,因書法長卷《砥柱銘》中,沒有作者黃庭堅的落款,其真偽問題一直以來也就成為大家爭論的焦點。故宮博物院客座研究員、台北故宮博物院指導委員傅申先生傾盡幾十年研究黃庭堅書法,如今已經是世界公認的書法鑒定專家。他當年博士論文寫的就是黃庭堅,全世界黃庭堅流傳下來的作品傅先生都有親自過目,包括日前被拍賣的《砥柱銘》。而此次拍賣前,保利方面還專門將高保真的拍品複印件送到台灣,請傅先生作過鑒定,他給出的結論為“真跡”。 

  日前記者跟隨兩岸故宮重走文物南遷考察時曾經就此事採訪過傅申先生,他特別指出自己研究黃氏作品過程中,也經歷了一個“從存疑到肯定的過程”。在他35年前的黃庭堅研究論文中,就曾對《砥柱銘》真偽存疑。其理由是,雖然長卷筆法與結字都與黃庭堅其他各卷有相同符合之處,但用筆速度比其他行楷都要快速,出鋒尤為爽利迅疾,而無黃庭堅晚年代表性的戰顫波折。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