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清代科舉試題當代人能答上多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5 00:07:30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廣州日報報道,近日,關於學歷問題又起了一些風波,對此事尚無公斷,我也不說拭目以待,懷著這種看把戲的心理是不厚道的,在這裡只能說祝大家最後都平安,都沒事。

  唐代宰相的學歷情結 

  中國人重文憑,重學歷,不是近幾十年才有的,其實早已有之,至少隋唐時期就有例子。

  有個叫薛元超的,唐高宗時期的中書令,也就是宰相。他頗具才幹和才華。有一回唐高宗說:有了薛元超在中書機構,其他人也就多餘了。唐高宗離開長安去洛陽,還特意留薛元超在長安輔佐太子。

  這麼一個位極人臣的事業成功者,卻常常心懷不足,有一回對左右說:“哎,雖說我榮華富貴,卻有三樁遺憾。第一,雖然做宰相,卻不是進士出身;第二,老婆不是貴族出身;第三,不能參與編寫國史。”三大遺憾中,把不是由進士出身擺在第一位。因為薛元超在朝當官是承襲父親勛位而來的,也就是說,薛丞相是頂職上來的,不是考上來的。所以薛元超對自己不能由科舉出身而耿耿於懷。學歷的位置,在當時天下人的心目中可謂重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