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日本保守土壤堅實,政治續向右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4 11:46:00  


菅直人與日本選民的蜜月很短命。
  中評社香港7月14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4日社論說,引人矚目的日本參議院選舉落下帷幕,儘管執政民主黨在選舉前演出了逼退總理鳩山和幹事長小澤一郎的“政治大戲”,推舉頗有人氣的菅直人臨危受命,擔任首相投入選舉,但是,菅直人與日本選民的蜜月很短命,在大選中民主黨遠遠沒有達成預期的54個議席的既定目標,喪失了在參議院的過半數地位,必須要尋找新的政黨合作,才能維持較為穩定的執政態勢。

  與此相反,在一年前眾議院選舉中被民主黨打得大敗的自民黨,頗有捲土重來的氣勢,不但止跌回升,還取得了50席以上的議席,大幅超出改選前的38個議席。不僅如此,剛剛退出自民黨組成眾人之黨,由前自民黨行政改革事務大臣渡邊喜美擔任黨領的一個新小黨,席位達到七個以上,逼近兩位數,令人刮目相看。

  社論說,一般輿論認為,在經濟低迷,民眾生活貧困化的時候,菅直人提出增加消費稅的主張,無疑是自殺行為,是導致其敗選的主因。這並不正確,因為消費稅政策尚沒有成型,菅直人提出的只是一個建議,同時,從全球的角度來看,削減財赤已經是西方國家真正走出金融財政困境的不二法門,英國保守黨已經一馬當先,日本在剛剛過去的20國峰會中,雖然因為國家債務太過龐大,無法像其他西方國家一樣斷然承諾在2013年達到財赤減半,但竭力增加政府收入,減少開支,以便達成減少財赤的目標,也是不得不走的方向,即使自民黨重新上台,也會提出類似增加消費稅那樣的政策。所以,菅直人督戰的民主黨在選舉中失利,可以視為是民眾對民主黨“政治變天”後的政策措施和施政結果的巨大失望,同時,也沒有因為鳩山下台,而對在鳩山內閣擔任副首相以及財政大臣的菅直人“網開一面”。事實上,民主黨的“換領袖”招數,與澳大利亞執政黨內的政變有所不同,陸克文被副總理取代後,新的領袖在政策上全面修正,其中包括移民難民政策,但菅直人則不同,即使在讓鳩山下台的沖繩美軍基地遷移問題上,菅直人也是“蕭規曹隨”,可見,日本選民也不是好欺騙的,用選票回答了這種“換湯不換藥”的選舉花招。

  當然,這次選舉的失敗,讓菅直人在民主黨內面臨很大的壓力,因為他採取了“遠小澤一郎”的人事路線,讓小澤陣營相當不滿,如今選舉結果出爐,小澤陣營自然要追究菅直人敗選的責任,黨內的人事變動勢所難免,這也必然涉及到菅直人的去留問題。然而,更為嚴重的是,民主黨經過這次選舉失利之後,竟然成了各黨拒絕合作的對象,老對手自民黨和它的同盟軍公民黨當然不用說,連新成立的眾人之黨,也明確表示難以與菅直人合作,因為該黨認為自民黨太過依賴官僚系統,民主黨又依靠工會系統,因此不會給日本帶來政治主導執政的新架構。民主黨從執政前的“各方來歸”,一下子沈淪到沒有黨願意與之合作,很顯然,一方面,他們認為菅直人在首相位子上難以長久,一方面他們認為民主黨將來前途不妙,押寶民主黨,未必是政治上的明智之舉。

  社論說,一葉知秋,從日本政治演變的情況來看 ,全球因為奧巴馬打破歷史進入白宮,改革風潮為左派帶來的刺激能量,已經隨著美國日本等新政權的施政不利,而快速萎縮,未來奧巴馬及美國民主黨在年底的國會中期選舉也未必樂觀;而在日本國內,自民黨在黨分裂的前提下,仍然能取得不錯成績,尤其是小泉純一郎前首相之子成為自民黨拉攏新一代選民的偶像,其他傳統左翼政黨仍然持續衰弱,表明日本保守土壤堅實,未來政治繼續向右轉的跡象強烈。在可見的一段時間裡,菅直人與小澤一郎的暗中交鋒仍然激烈,日本政治動盪的現象難以平息,這對日本經濟的發展相當不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