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文物保護要為江山留勝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6 00:13:01  


 
  從根本上,我們應意識到,文物的主要價值絕非經濟價值,而是文化、歷史和科學價值。文物的作用在於對人民進行教育,在於向社會提供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持。對一個民族而言,文物是一棵“家門前的老鬆樹”,是一棵扎根民族文明沃壤的文化之樹,不是一些人眼里廢棄無用的“枯樹”,也不是一些人眼里可隨意擺弄支配的“搖錢樹”。

  尊重規律,依法辦事,加大問責力度

  做好文物工作,急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規律做事,依法辦事,順從民意謀事。第一,高度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樹立文物部門執法權威,尊重專家意見和文物工作規律。哪些文物可以開發,如何開發;哪些不適宜開發,都應由文物部門根據相關政策法律、文物專家經過嚴密論證後決定。

  第二,嚴格依法辦事,加大問責力度。《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明確指出,嚴厲打擊破壞文化遺產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重點追究因決策失誤、玩忽職守,造成文化遺產破壞、被盜或流失的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建議重點抓一批破壞文物、過度開發的典型案件,對相關責任人尤其是有關幹部依法嚴厲問責,對一些文物部門監守自盜、遇事不作為的行為,也要從嚴從重處理,以端正風氣,樹立保護文物、科學發展的正確導向。

  第三,依靠群眾,公開透明,加強監督。文物工作,不能由少數政府部門、個別領導拍腦袋、說了算,而要建立完善決策程序和公開制度,利用社會力量加強對文物開發利用的規範和監督。

  唐代詩人孟浩然游覽古跡曾寫下了“江山留勝跡,我輩複登臨”的詩句。今天,江山的變化天翻地覆,勝跡的命運令人擔憂。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歷史,科學發展的時代潮流,都要求我們守護民族文化精魂,為江山、為後人留得勝跡在,這是我們這個古老民族走向復興進程中必須邁好的重要一步。

  (作者為中國文物學會名譽會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