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恥感文化的內涵與意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7 00:06:51  


 
  改過遷善、見賢思齊的道德修養模式。這是建立在恥感文化基礎上的內省機制的外化。人知恥而有所不為,是道德修養的第一步;再進一步,就是在立身行事時做到改過遷善、見賢思齊,最終達到“至善”的崇高境界。這是無數往哲先賢所追求的道德修養模式。儒家關於改過遷善、見賢思齊的論述很多。如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季氏》)意即看見善的言行應該想著自己怎樣達到,看到不善的言行應該趕快避開。孔子所說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裡仁》)、“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等,都已成為千古不易的至理名言。孟子曰:“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孟子.公孫醜上》)孟子這裡談的也是改過遷善、見賢思齊的道德修養模式。立足於恥感文化而形成的改過遷善、見賢思齊的道德修養模式,對幾千年來中國社會的發展起著激濁揚清的整肅作用,成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寶貴遺產。

  建立在恥感文化基礎上的社會道德評價機制。立足於恥感文化,中國傳統社會事實上形成了一種社會道德評價機制,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比如,北宋周敦頤認為,人生之大不幸就是“無恥”,因為無恥乃是不仁的表現。朱熹對此解說道:“知恥是由內心以生,聞過是得之於外。人須知恥,方能過而改,故恥為重。”(《朱子語類》卷94)歐陽修稱廉恥乃“士君子之大節”。(《歐陽修集》卷130)縱觀中國傳統社會,凡是喪失廉恥之人都會遭到全社會的譴責,無德、無恥之徒都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這種社會道德評價機制對中國傳統社會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恥感文化與中國歷史的發展

  恥感文化的心理基礎在於人們對自己的行為具有一種責任感,社會基礎在於人們對社會行為規範能達成共識。中國傳統恥感文化作為中國古代哲人對於人生的一種高度抽象,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