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北京房價漲幅首次回落 上月銷量猛降八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1 10:12:32  


  中評社北京7月21日電/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市調查總隊昨天發布本市上半年經濟情況數據:今年上半年,本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372.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4.2%;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1.4%;6月房價比上年同期上漲13.5%,但漲幅比上月回落0.8%。市統計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於秀琴分析認為,北京市經濟總體運行態勢繼續向好發展,通脹預期有所緩解,房價過快上漲勢頭得到初步遏制。

  GDP

  二季度增速放緩符合預期

  北京晨報報道,初步核算,全市GDP一季度增長14.9%,二季度增長9.2%。於秀琴援引去年的數據(一季度6.1%,二季度9.4%)分析認為,二季度經濟增速有所回落從長遠來看是好事。“14.9%僅從數據來看也有些過高——這兩年平均是10%左右。而且今年二季度是在去年經濟復甦回升的‘高基數’上繼續上行。此外,國家對於金融、房地產這兩個‘重頭產業’有意識加以調控,這個結果符合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預期,為長遠發展消除了隱患,體現了‘有保有壓、有退有進’的發展政策導向。”

  【新聞鏈接】

  去年GDP增速修訂為10.2%

  北京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昨天表示,本市對2009年北京地區生產總值(GDP)的數據修訂已於近日完成。去年本市GDP初步核實數據為12153億元,比年初公布的數據11865.9億元增加了287.1億元,GDP增速則為10.2%,比年初公布的10.1%提高了0.1%。

  市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因為本市近年來經濟處於相對活躍階段,特別是中小企業蓬勃發展,所以將企業年報數據相加時,核算出的經濟總量一般都處於增加狀態。

  房價

  新建住宅價格漲幅11個月來首次回落

  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作用下,樓市熱度明顯降溫,上半年商品住宅銷量同比下跌四成。房價環比連續兩個月小幅下降,新建住宅價格漲幅也出現去年8月以來首次回落。不過與去年6月相比,新建住宅價格仍上漲21.5%。

  6月商品住宅銷量

  猛降八成以上

  上半年,本市銷售商品住宅485.3萬平方米,同比降42.6%。以4月15日新政出台為界,5、6月降幅較大,6月銷量更是驟降八成以上。

  於秀琴表示,政府的宏觀調控政策首先影響的是銷量,然後傳導到價格。“從銷量看,目前北京房價過高的上漲預期已明顯得到控制,市場熱度明顯降溫,並對房價產生威懾。”

  官方首將中介操縱

  列為房租上漲因素

  對於二季度房租比一季度上漲10.4%,於秀琴表示,“主要是因為季節性因素、城鄉一體化改造,還有租房市場中介的操縱。”這是中介操縱被官方首次列為房租上漲的因素之一。

  6月新建住宅價

  同比漲21.5%

  今年以來,從環比看4月的房價漲幅最高,一度衝到2.6%。隨著4月中旬中央出台房地產調控新政,5月房價環比下降0.1%,6月環比下降0.4%,這已是連續兩月環比下降。但即便如此,房價仍在高位徘徊。與去年6月相比,新建住宅漲幅仍高達21.5%。只是0.5%的回落是自去年8月以來新建住宅月度漲幅的首次回落。

  於秀琴表示,從價格上看,一手住宅降價不明顯,僅僅持平,二手房降價明顯,市場也在明顯降溫。

  3個月後房價明顯下降?NO!剛性需求還很大

  對於市場上流傳的3個月後房價會明顯下降的說法,於秀琴表示,從目前掌握的數據看,開發商的資金“還能維持一段時間”,“而且北京購房的剛性需求還普遍存在。”她認為,如果能夠有效遏制房地產領域投資、投機行為,下半年本市房地產市場會“保持一個穩定的價格態勢”。

  CPI

  上半年漲1.4% 6月漲幅回落

  上半年,本市CPI同比上漲1.4%,6月單月的漲幅同比也有所回落。這意味著通貨膨脹的預期有所改善,全年CPI漲幅有望控制在3%以內。

  對於1.4%的漲幅,於秀琴表示,6月以來價格出現了下行情況,但下半年的趨勢還需要觀察。對於今年CPI漲幅控制在3%以內的目標,於秀琴認為,如果不出現新的漲價產品,應該不會被突破。她分析說,去年三季度CPI漲幅較低,去年年底的翹尾因素影響也在逐漸減弱。同時,從目前來看,一些輸入性商品價格比較疲軟,如國際原油市場帶動大宗商品價格一直走低,“通脹預期有所改善。”

  收入

  城鄉增長均超7% 就業看好

  隨著經濟形勢的好轉,本市就業崗位有所增加,居民收入也穩步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50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7.2%。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7949元,扣除價格因素,比上年實際增長9.8%。

  6月末,全市法人單位(含私營企業不含個體戶)從業人員830萬人,同比增加74.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6萬人。其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製造業等,從業人員都有一定程度增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