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重慶啟動戶籍制度改革 十年內千萬農民進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2 13:04:53  


 
  重慶市長黃奇帆告訴記者,要實現千萬農民有尊嚴地進城,首先必須妥善處理戶籍問題。戶籍問題是城鄉統籌一體化的核心。農村戶口捆綁了宅基地、林權、承包地“三件衣服”;城市戶口捆綁著養老、醫療、教育、住房、就業“五件衣服”。在城市保障不到位的情況下,要求農民放棄“三件衣服”,是對他們權利的侵犯。

  戶籍改革不是簡單地讓農民脫掉捆綁在農村戶口上的“三件衣服”,不是讓農民“裸身”進城。重慶戶籍改革的關鍵,是嘗試通過建立轉戶居民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的彈性退出機制,以合理的過渡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重慶的思路是,即使農民穿上城市的“五件衣服”,其在農村的“三件衣服”中允許最多3年內繼續保留承包地、宅基地及農房的使用權和收益權,在承包期內允許保留林權。

  重慶市副市長劉學普認為,設立3年農村土地退出過渡期的制度安排,是重慶戶籍制度改革的創新和突破。這樣的制度安排,有利於減少社會動蕩,促進農民轉戶進城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避免把轉戶農民推向無地、無房、無業的“三無”行列,同時也為實現轉戶農民“三大保障”和“五大保障”的置換騰出時間,這個置換一般需要2—3年,從而確保城鄉居民身份的平穩過渡。

  重慶市統籌城鄉辦副主任徐強說:“如果宅基地通過村落整治或退耕,通過設立重慶的全國首家土地交易所交易,產生的‘地票’收益歸農民所有。目前一畝“地票”可以賣10多萬元,這就成了農民進城的資本。另外,對於林地和承包地,有大戶或企業願意流轉時,可以進行流轉,收益仍然歸‘新市民’所有。”

  面對目前中國城市高昂的房價,農民進城最難解決的就是住房。今年年初,重慶20多個市級部門對5.1萬名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進行問卷調查顯示,重慶農民在城鎮擁有合法住所的比例僅佔13%,絕大部分農民工第一盼望的就是在轉為城鎮居民後,政府能解決住房保障問題。

  對此,重慶市在全國率先將轉戶農民工這些“新市民”納入公租房、經濟適用房、廉租房、農民工公寓等完善的住房保障體系之中。

  以解決範圍廣的公租房為例,根據規劃,在未來10年,重慶市將建設4000萬平方米的公共租賃房,到2012年將有2000萬平方米公租房建成,這些房源主要針對進城落戶的“新市民”、新畢業的大學生等城市夾心層。

  據了解,重慶公租房主力戶型以50平方米至60平方米為主,適合一家三口居住。50平方米住房的租金在400-600元左右,要比市場價低1/3-1/2,這樣的價格是“新市民”群體能夠接受的。將農民工納入這樣的住房保障體系就為農民進城大大降低了門檻。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