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單霽翔:把尊嚴還給文化遺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5 00:02:46  


 
  文化遺產保護也不是各級政府和文物工作者的專利,而是廣大民眾的共同事業,每個人都有保護文化遺產的權利和義務。廣大民眾的支持是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如果民眾不珍惜、不保護、不傳承文化遺產,文化遺產將無法挽回地快速走向消亡。

  2003年1月,陝西寶雞眉縣楊家村的農民發現了一組重要的青銅器,立刻報告了文物部門。當專家從土窖里面取出27件精美的有銘文的西周青銅器時大吃一驚,件件都是國寶。農民保護文物的消息傳開後,在當地,僅4年間又有11批農民把在生產時發現的珍貴文物上交國家。

  在貴州黎平縣地坪鄉的侗族村寨,有一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坪風雨橋”。2004年7月20日,一場百年不遇的洪水無情地將風雨橋衝毀。在橋倒塌的那一瞬間,當地在場的年輕男性侗族群眾,全部自發地躍入江中舍身打撈風雨橋的構件,從貴州一直打撈到廣西,硬是從洪水中搶救回風雨橋的73%的構件,使地坪風雨橋最終得以修復。

  誰創造了文化遺產?誰是文化遺產的真正主人?誰是文化遺產保護的主要力量?——這些都是文化遺產保護需要回答的根本問題。我們必須尊重和維護民眾與文化遺產之間的關聯和情感,保障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受益權。只有當地居民傾心地、持久地自覺守護,才能實現文化遺產應有的尊嚴,有尊嚴的文化遺產才具有強盛的生命力。只有全體民眾積極投入文化遺產保護之中,才能使文化遺產保護形成強大的社會意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