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外媒評中國“反三俗”:領導人開始重視軟實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7 17:24:30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中國文化部部長蔡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連發六問談“反三俗”。

  蔡武在批評中國文藝創作存在“低俗化、娛樂化傾向嚴重”的同時,也指出黨中央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意識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在我國經濟社會建設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

  法制晚報報道,蔡武的訪談刊發後,引起了外媒的關注和聲援。BBC(英國廣播公司)評論說,“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領導人也正將注意力轉向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中國領導人開始關注“軟實力”

  蔡武在訪談中強調,文化是軟實力。一個地方一定要發展有文化內涵的經濟,要提升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品格,必須重視文化、重視創意,否則在產業鏈條分工上只能處在下游,永遠沒有主導權和發言權。

  他同時坦言,近年來,雖然對文化的投入有較大幅度增長,但文化建設投入仍然總量偏少、比例偏低。目前,投入最高的省份占財政支出的0.8%,最低省份僅占0.31%。

  對此,BBC評論說,“現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領導人也正將注意力轉向國家的文化影響力。”

  而法新社則引述蔡武的話分析稱,因為在“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新加坡《聯合早報》認為,新時代中國什麼都在進步,唯有一些惡俗的“文化毒瘤”在拉後腿,中國的大眾文化需要完成一個自我的超越。

整治從“相親節目”下手

  蔡武批評說,近年來中國媒體上文藝創作低俗、庸俗、媚俗化傾向嚴重。

  他舉例說,《印象.劉三姐》成功之後,各地一哄而上,大同小異,在視覺和審美上使觀眾和遊客疲勞,對此嘖有煩言。

  還有一些是急功近利、金錢至上、追逐成名不擇手段,在炒作和包裝上尋找出路,用低級的噱頭和聳人聽聞、甚至喪失道德底線的所謂“賣點”吸引眼球。一些作品通過暴力色情、陳腐迷信、八卦奇聞來促銷謀利。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