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俄在中亞的博弈態勢及其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0:19:43  


  中評社北京8月22日電/北青網--北京青年報刊載北京大學中國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陸鋼的分析中美俄在中亞的博弈態勢及其影響的文章,內容如下: 

  中美俄在中亞的博弈已經歷了近20年,各有得失,結局尚難預料。中美俄博弈主要表現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是反恐戰略的博弈。“9.11”事件後,美國以阿富汗反恐戰爭為借口,說服俄羅斯和中亞國家,允許美國在中亞設立軍事基地,作為支援阿富汗北約部隊的後勤基地。為此,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建立了軍事基地。但俄羅斯很快醒悟過來,美國在吉的甘西軍事基地,不僅可援阿,也可制約中俄,該基地偵察機能近距離對中俄邊界敏感地區進行監聽。從甘西基地起飛到中國新疆地區只有數百公里,到俄羅斯境內也就1000多公里。因此,吉“顔色革命”後,中俄說服中亞國家,堅決要求美國撤走在中亞的軍事基地。

  其次是能源戰略的博弈。布熱津斯基曾經給美國政府建言,要求修建繞過俄羅斯的油氣管道到歐洲地區,這樣可以幫助中亞國家擺脫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增加離心傾向。2006年7月,在美國幫助下,終於建成“巴庫-第比利斯-傑伊漢管線”,成為中亞避開俄羅斯的一條重要管線。中國也積極參與中亞能源博弈,成為戰略買家。中國除了在哈薩克斯坦擁有諸多開發油田、購買原油的合同外,也與土、烏兩國簽訂購買天然氣資源的協議。中亞成為中國能源進口多樣化戰略的重要環節。俄羅斯也參與對中亞的能源供應控制,與哈、土、烏一起對中亞最大的天然氣管道“中亞-中央”進行更新改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