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派航母千里攪局 為中國精心設計三大陷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2 08:37:07  


 
  美國精心設計三大陷阱?

  通過挑釁激發中國強化自衛反應,反誣中國軍力“威脅”鄰國,惡化中國周邊環境

  美國決定派航母到黃海參加軍演的舉動,在中國激起了一片反對和憤怒。有學者認為,面對美國的挑釁,對黃海軍演,最需要認識到這是美國為圍堵中國設計的一個戰略陷阱,必須要對歷史經驗和教訓有所醒悟,不要上美國人設置好的賊船。

  其一是將中國定格為對美國霸權的挑戰者。在西方看來,凡是向“世界領導者”叫板的“挑戰者”都不會有好下場,得到好處的往往是追隨“領導者”的“支持者”。例如,16世紀葡萄牙曾是西方世界的“領導者”,而向葡萄牙挑戰的是西班牙,荷蘭則是葡萄牙的“支持者”,到了17世紀末,取代葡萄牙的,不是西班牙,而是荷蘭。當今,美國要使中國“被定位”成美國的“挑戰者”,讓中國重蹈歷史上西班牙、法國、德國的下場,而美國的盟國則明確自己“支持者”的角色,企求獲得好處。

  美國為中國量身定做的第二個陷阱,就是通過挑釁、激怒中國,動搖中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基本路線。冷戰期間,美國推出的“星球大戰”計劃,通過搞軍備競賽拖垮了前蘇聯。

  美國為中國量身定做的第三個陷阱,就是通過激發中國強化自衛反應。美國反誣中國軍力“威脅”鄰國,惡化中國周邊環境,妄圖構築圍堵中國的包圍圈。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東亞,但中國拉近與周邊國家關係的努力卻令美國感到不快,擔心美國在亞洲的利益會因此受到擠壓,散布“中國威脅論”就成為美國分化中國與鄰國關係的一個重要策略。

  中美兩強相爭,最後得利的只能是他人。有中國學者主張,中國如果放棄韜光養晦,會自損利益。 

  聲音:

  “美國每一次軍事刺激,都只會激發中國軍事力量的加強”

  “美國每一次軍事刺激都會激發中國軍事力量的加強。現在,中國處在關鍵的發展時期,美國刺激式的戰略布局只能使中國更堅定加速發展軍力特別是藍海軍力的決心。”

  境外華文媒體稱,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只要走向海洋,必然會遭遇美國的力量。但經濟飛速發展、軍事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中國,有信心和能力來維護自己的合理利益。近一個月來,解放軍進行多次軍事演習,以反擊美國的圍堵攻勢。中國軍事專家劉江平接受訪問時表示,“在美韓軍演、美國插手南海爭端的當下,中國軍方演習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中新)

  “航母是中國崛起的必需品”

  日媒鼓動介入“南海紛爭”

  “華盛頓”號核動力航母三番五次在中國近海游弋刺激中國,也讓中國軍迷“開建航母”的呼聲高漲。《國際先驅導報》報道指出,“航母是中國崛起的必需品”。遏制美國的海上威脅,維護中國正當的海洋權益,不能只靠近海防禦的某些“殺手鐧”,這類武器系統不是不管用,而是管不了大用。中國應該努力建設的是能夠產生對等威懾能力的海軍力量。陸軍有一種說法“最好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坦克本身”,這一邏輯對於海軍其實同樣是適用的。

  當“華盛頓”號三番五次在中國近海游弋時,國人不禁要問一句:中國的航母在哪裡?現在,已經不是討論該不該建造航母的時候了,而是要確定建造多少艘,確定航母什麼時候能夠下水。

  日媒鼓動介入“南海紛爭”

  在美韓、美越一系列軍演、美國高調介入南海爭端之際,日本媒體公開鼓動政府介入“南海紛爭”。日本《讀賣新聞》18日發表社論稱,南海是國際海上運輸樞紐,中國海軍日漸以高壓姿態進出南海,亞洲各國應該聯手遏阻中國進出南海。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美核航母圖入黃海挑釁 中國強硬回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