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以日本為例 中國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6 17:47:05  


 
  老瓶頸與新環境——中日應對挑戰難度迥異

  在發展經濟學家看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具備三個主要特徵:整體經濟可以劃分為現代部門和傳統部門;同等勞動時間和同等勞動強度,在不同部門工資不同;農村勞動力大量過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認為,中國經濟完全符合這三條基本特徵,即使中國今年的經濟總量超過日本,也仍然屬於發展中國家。

  分析人士認為,作為一個新興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環境、資源、社會等領域遭遇的瓶頸,日本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騰飛時已開始跨越。在全球化時代,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國所處的發展環境更加複雜,還遭遇“未富先老”、“內需不振”等新困擾,解決問題的難度不言自明。

  外交部政策司參贊朱宏海也列出了中國面臨的9大困境:人均收入較低、資源匱乏、農業和貧困人口比重大、生產力水準較低、經濟結構性問題突出、社會發展仍處於現代化中期、公共福利事業有待發展和完善、國際核心競爭力不強和產業處於全球產業鏈低端。

  “所以,雖然中國走出了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之一,但如果西方國家用二、三十年後的眼光看待今天的中國,並要求中國承擔發達國家的責任,顯然過於超前。”張宇燕說。

  當中國以一名發展中成員的身份,搭乘全球化這列快車奮起直追時,人們似乎依然能夠聽到,1978年10月,鄧小平在乘坐日本新幹線列車時的感慨:“我就感覺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