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馬英九:不能遺忘民族禦侮的聖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9 14:21:48  


馬英九主持抗戰勝利65週年慶祝大會暢談抗戰歷史。(中評社 倪鴻祥攝)
  中評社台北9月9日電(記者 倪鴻祥)馬英九今天上午親自主持抗戰勝利65週年紀念大會。他強調,回顧全民抗戰這段歷史可知,如果沒有抗戰勝利、“國軍”浴血戰鬥沒獲勝利,日本就不可能歸還台灣、澎湖群島與東三省;軍人節不止是“國軍”官兵節日,也是國家浴火重生重要紀念日,更是台灣重返“中華民國”懷抱的重要紀念日。

  今天的大會在台北“國軍”藝文活動中心舉行,馬英九在親自頒發軍人楷模與敬軍模範代表165人後,再發表演講。或許是受了近來一些對中日抗戰有不同解讀的言論的影響,馬英九近30分鐘的演講就花了一半以上的時間談論抗戰史,禮堂兩側也懸掛過去抗戰勝利照片,陳列相關書籍。

  馬英九表示,九三軍人節主要是紀念抗戰勝利,1945年8月15日在二次大戰末期,日本裕仁天皇向同盟國宣布無條件投降,當時盟軍最高元帥麥克阿瑟發布第一號命令,命令在中國(滿州除外),台灣及北緯十六度以北的法國所屬越南境內的日本高級將領,跟全部的陸海空軍,應向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委員長投降。

  他指出,盟國總的受降是9月2日在日本東京灣美國密蘇里號軍艦進行,當時“中華民國”政府派軍令部長徐永昌代表參加;典禮中日本提出降伏文書(降書),其中第一條、第二條最重要,即日本承諾要接受波茨坦公告。

  他說,盟軍受降後,就是各戰區受降;9月9日上午9時,在南京中央軍校舊址的大禮堂,進行中國戰區受降典禮,陸軍總司令何應欽上將代表“中華民國”政府,日本由駐華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大將呈遞降書,實際上遞降書的是日軍派遣軍參謀總長小林淺三郎,一個月後,10月25日在台北中山堂(公會堂)舉行台灣省受降典禮,也由當時的總督安藤利吉陳遞降書。

  馬英九表示,1943年12月盟軍舉行開羅宣言,其中有一項攸關台灣前途的規定,即日本竊自中國的領土東三省、台灣、澎湖群島,必需返還“中華民國”,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則,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同時要求開羅宣言的條件必需實施。

  他強調,以上二個公告、麥帥命令及日本降書、在南京、台北降書,這些文件與行動的意義,一方面是代表戰爭結束,另一方面是代表台灣回歸“中華民國”版圖,這些儀式、文書,都是重要歷史事證,具有國際法、國內法上法律的拘束力。

  他指出,1952年的4月28日,日本跟“中華民國”在台北賓館二樓確認前一年舊金山合約的規定,並另外定一個中日和約,因為舊金山合約,“中華民國”政府沒參加,中共也沒參加,所以另外訂一個中日和約,再度確認“中華民國”在台灣行使主權的事實。

  他表示,抗戰8年是中華民族史上最艱困、光榮的歲月,抗戰主要戰役,如上海、南京、武漢保衛戰,以及大家熟悉的台兒莊大捷等,都是“國軍”在第一線奮勇抗戰壯烈的紀錄;而“國軍”與日本激烈會戰多達22次,大型會戰1117次、其他戰鬥有3萬8千多次,可說空前慘烈,英勇殉國的將領,少將以上就有200多位,民眾死亡估計至少2千萬人,官兵殉職有322萬人,所以可說是一場民族禦侮的聖戰,這段歷史絕不能被遺忘,更不容許篡改。

  他說,政府多年非常重視抗戰史實,“國防部”出版抗戰有關335冊、民間出版相關453冊,“國史館”、“中研院”也有研究,所以“不容青史盡成灰”,這段重要歷史不是只有學者專家的責任,每一個國民都該記住,因為要亡一個國家,要先亡其歷史,亡掉人民對其歷史的記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