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改善中美貿易失衡的幾點認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17 00:47:41  


  
  美國企業獲得從中國進口產品的絕大部分增加值。到2010年2月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5.8362萬個,實際投入628.2億美元。到目前為止,美國仍然是中國外資最大的來源地之一,在對華投資國家和地區中居第四位,中國製造業的29個大類和中國承諾的100個服務部門均有美國投資。美國企業在華的投資回報豐厚。中國美國商會對會員公司的調查顯示,2008年74%的會員企業實現了盈利,或者盈利頗豐。儘管中國在美國興辦的貿易型和非貿易型公司也呈增長趨勢,到今年1月底,中國企業在美國的各類投資超過45億美元,如果與美國在中國投資“實業”的數額相比,是十分有限的。每年美國從中國拿走的投資利潤數量相當可觀。美國的《經濟學家》雜誌曾經指出,標有“中國製造”的美國蘋果公司的ipod播放器在發達國家市場的零售額是299美元,其中160美元為美國設計營銷和零售企業獲得,中國組裝廠僅賺取每台4美元加工費,美國在華投資企業也通過中國國內市場銷售和對美國市場的出口獲得利益。這種獲益的差異不僅僅體現在這一種產品上,中國貨物出口當中50%多都是由外商投資企業完成的。順差在中國,利益在美國。這也說明了貨物貿易的數據統計掩蓋了美國在華投資企業所獲得的實際利益分配情況。
  
  過去10年來,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增長了4倍,中國在2000年後取代日本成為對美享有最大貿易順差的國家,並構成中美貿易摩擦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是現行的貿易統計中沒有統計服務貿易。雖然美國對華服務貿易存在巨額貿易順差,但服務貿易在海關統計上不顯示,而只在國際收支上體現。因此,所謂的中美貿易順差,統計的只是貨物貿易部分。依據《中美貨物貿易統計差異研究報告》的結論:“西向貿易”差異很小,2006年僅為40億美元,“東向貿易”差異很大,雙邊統計的差異高達843億美元,這種差異用一般的統計因素很難解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