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五”期間改善中美貿易失衡面臨“雙重任務”
“十二五”乃至更長時期,一方面,中國需要在新興先進製造業等領域趕超發達國家;另一方面,需要在具有一定基礎和優勢、產業規模龐大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部門保持競爭新優勢,以啟動內需和擴大就業。中國出口產品升級既面臨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低下的制約,又面臨發達國家企業與政府利用知識產權的雙重制約。中國的出口還受到貿易夥伴國內相關知識產權法的限制。因此,“十二五”乃至中長期內,改善中美貿易失衡必須注重長期和短期措施相結合:既要積極推動貿易方式升級和轉型,強調與美國的經濟技術合作,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同時,也要積極推動國際貿易新秩序的重構。
從短期看,應著力爭取美國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並積極推動兩國在技術合作、示範和政策交流方面有所作為。鼓勵中國企業赴美投資。一是調整和改進現有政策。就中國而言,現階段,影響兩國高技術領域合作的是相關政策不夠細化。還需要進一步開放市場,並加強監管。並要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來鼓勵外資參與高端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新能源、節能和環保產業。二是研究出台鼓勵中美高技術企業組建合資公司的政策。從現實看,中國鼓勵高技術企業以合資方式組建企業會更加實惠,這樣不但可以學習吸收美方的研發流程,還可掌握相關專利技術。三是鼓勵兩國民間力量參與高技術產品的合作,增加潤滑劑。目前,由於中美彼此的不信任,造成現在中美高技術產品貿易與合作仍不充分。要消除這種不信任,需要民間力量,比如非政府組織充當潤滑劑和催化劑的角色。四是積極推進重點領域的研發合作。中美雙方應及早啟動電動汽車倡議,使兩國在未來數年有幾百萬輛電動汽車投入使用。基於中美兩國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巨大投資,可先在十幾個城市開展聯合示範項目,並努力開發共同的技術標準以推動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快速增長。雙方應及早推動,共同投資建立聯合實驗室,共同支持研發活動。五是積極鼓勵中國企業到美國投資。與美國在中國的投資相比,中國在美國的“實業”投資相當有限,這是造成中美貿易失衡的重要原因。為改善中美貿易失衡,需要促進中國企業對美投資,提升與美國的產業關聯度。
從中長期看,要積極推動國際貿易秩序重構。一是調整思維,改變合作理念,將與“國際慣例接軌”轉向“推動規則演化”。世貿組織畢竟還是一個“富人俱樂部”,它更強調發達國家的利益,會要求中美經貿合作在貿易投資自由化方面走的更深更遠。因此,中國必須增強重建規則的意識和能力。二是積極推動東亞區域合作,推進市場多元化戰略,提高區域內貿易比重。三是積極培育具有中國文化和消費特色的產品品牌。一個大國收入的持續上升、綜合國力的持續增強必然會引起越來越多外國人對其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追逐,這為中國產品影響世界提供機遇。推動有新競爭優勢的產業參與國際分工,獲取收益將可能是中國未來最大的機遇。四是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新興產業,獲得競爭新優勢的制高點,建設性推動國際貿易的可持續發展。
(《宏觀經濟管理》,2010年第8期.,宏觀經濟研究院外經所,作者:關秀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