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利堅的中國棋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2 00:53:11  


  中評社北京10月12日電/國際金融報刊載國際非理性經濟制度理論學會(IIESTI)會長、中國價值指數首席研究員崔新生的文章問道,在美國尋找金融震蕩後的落腳點迷局中,一直有兩處仍屬懸案:華爾街向何處去?中國向何處去?全文如下:

  這兩處懸案有一個假設,即美國的華爾街金融震蕩本身的目標,除了調整內部產業及利益格局之外,主要是為了削弱以中國為目標的新興市場經濟體國家的潛在活力。在事過兩年之後,美國經濟復甦日趨平穩,新興經濟體國家仍然前途茫茫、暗礁時顯。美國的經濟復甦,源於制度本身的自我修復能力,但在新興產業調整方面,並沒有真正實現預期的轉型或洗牌。簡而言之,美國由華爾街引申的戰略圖謀尚沒有最終完成。

  美國的這一次“失誤”,可以歸功於市場經濟制度本身具備的糾偏功能。如同計劃經濟體制具有集中資源畢其功於一役之功效,市場經濟制度亦具有另外一種自我循環失當必然會暴露風險敞口的警戒,可能會矯枉過正,這取決於時任政府的行政能力。但是,對外部實現控制性博弈從來不會、也不可能會有所改變。

  因此,美國與中國的戰略方針,除了華而不實的外交辭令之外,遏制、削弱、強化市場奴役,則是由其體制本身使然。戰爭與替代能源技術之間,美國是通過戰爭、或者替代能源技術的孵化,以真正將美國刮骨療毒或洗心革面,從目前看,替代能源技術或低碳經濟尚沒有準備充分;戰爭,則可能是某種迫不得已的選擇,在白宮利益博弈格局裡,軍火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相對於此,類如貿易壁壘、匯率爭議等等,則是太過枝葉的常規伎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