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鄭永年:中美同床異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1 00:11:18  


資料圖片: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電/南方網刊載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長文,內容如下: 

  導讀:中國需要突破雙邊甚至多邊主義,需要在整個國際權力局面中來處理問題。中國的國際責任是關鍵。大國責任這篇文章做好了,中美關係就會穩固,越來越多國家就會接受中國,南海問題也就自然不會浮上台面。

  美國總統奧巴馬上台至今,中美關係似乎又陷入了冷戰結束以來的“倒退”-“穩定”-“倒退”的循環。奧巴馬政府執政不久就一改以往美國對華政策“先抑後揚”的傳統模式,在2009年實現了很多“突破”。首先是規模空前的中美首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會議6月在華盛頓登場,緊接著兩國軍方高層互訪出現歷史性進展。年末,奧巴馬的首次訪華把中美關係提升為“共同應對挑戰的夥伴關係”。在此期間,美國國內學界不斷有新的概念如“中美國”(Chimerica)和“G2”(兩國集團)等出現來形容中美關係。 

  就在人們對中美關係充滿期望時,2010年年初幾個月,中美兩國就陸續在包括貿易摩擦、對台軍售、會見達賴喇嘛、谷歌、人民幣匯率、環境保護等一系列問題領域發生了衝突。但就在一些人驚呼中美國要離婚,中美要開戰的時候,兩國關係接下來的發展卻又出現了和好跡象。在面見達賴後不久,美國總統奧巴馬主動向中國“示好”,重複了從前多次重複的在台灣問題上的“一個中國政策”和“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獨立”的聲明。接著,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在華盛頓召開的核安全峰會。之後,中美在北京舉行了第二屆戰略與經濟對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