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華僑華人受欺負 種族歧視為重要原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8 11:22:05  


巴黎十三區華人街
  中評社香港10月18日電/今年6月,法國巴黎的華人因為遭受欺負忍無可忍,舉行了一次近3萬華人的反暴大遊行,主題是“反暴力、要安全”,遊行的動因源於6月1日鐘少武槍擊搶劫華人歹徒案。事實上,在巴黎等歐洲城市,搶劫、勒索以及動手打人的受害對象中,華人所占的比例相當之高。這只是海外華人安全問題的一個縮影,身處其他國家的中國移民中也普遍存在著“水土不服”、被人欺負的現象。並且,隨著出國人數的增多,海外華人的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問題日益嚴重。 

  人民網報道,據“2009年國人海外安全報告”顯示,漂泊異鄉的同胞們身邊依然危機四伏,威脅未減少反倒增加。這些安全隱患主要來自類似恐怖襲擊的非傳統威脅、排斥事件以及惡性傷害行為等。

  從1987年到美國留學,到回國創辦第一家格林豪泰酒店的2004年,再到今天,我們海外華人都能深深地感受到祖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在思索,在中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日益增強的今天,海外華人為何總是遭受欺負呢?為什麼海外華人的生存狀態如此堪憂?他們為何成為了經常被外國人侵犯的弱勢群體?面對海外同胞在繁華時代裡頻遭攻擊的悲劇,我想從社會、文化、政治和經濟等層面來做一個簡單分析。

  一、種族歧視。雖然世界範圍內許多國家一直在強調反對種族歧視,一直在呼籲人權和宗教自由,但種族歧視的現象確實時有發生。據一項民調顯示,58%的受訪者曾因自己是華裔而受歧視。毫無疑問,這也是華裔在海外遭受欺負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一味忍耐,明哲保身。中國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能忍耐的民族之一,受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我們信奉“萬事和為貴”的法則,往往在被欺負的時候不反抗,事後通常會選擇息事寧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受欺負了也不報警,就是警察上來調查取證的時候也不積極配合,這種不善於利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做法,這種無底線的容忍罪犯的行為反倒助長了惡勢力的猖獗,最終受害的還是華人。

  三、入鄉不隨俗。我在國外生活了20多年,越來越感覺到入鄉隨俗的重要性。在多元文化相互滲透的時代背景下,崇尚本國文化固然是好的,但當地主流文化也不可置之不理,入鄉不隨俗,恐怕容易讓別人誤解為不尊重他們的風俗習慣,比如不了解彼此的文化差異而說了不該說的話或做了不該做的事,容易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中國式的日常生活習慣有時候也是一種不安全因素,例如,用現金支付的習慣在國外就很容易被人搶劫。

  四、缺乏團結意識。我們都知道,團結才是力量,然而很多人覺得我們海外華人並不團結,大多數海外華人處於離散的狀態,已成了一個突出的問題。本來已經是一個弱勢群體,卻不能團結起來,面對外國人的欺負自然無力還擊,這也是我們華人在海外屢遭欺負的原因。希望我們海外華人團結起來,不要存在地域觀念,不管你是廣東的還是山東的,只要你走出國門,大家都應該說是中國人,應該團結而不是敵視,只有這樣,我們才會更有力量!

  五、大環境的影響。據說在巴黎,沒有一個華人是沒有被偷搶過的,可見,當地社會治安環境之惡劣,由於這樣一個大環境的存在,被襲擊對象便成普遍化了,自然會導致海外華人也變成可能遭到襲擊欺負的人群,為什麼歹徒偏偏盯上華人呢?因為我們習慣把錢帶在身上而不習慣用卡;同時假如當地的各種犯罪行為和混亂、充滿火藥味的社會秩序也難免會禍及到華人身上。

  六、政治地位不強。以往海外華人很不關心當地的政治,參政意識更是淡薄,如今,越來越多的華人意識到不參政其實是很吃虧的,也越來越多的海外華人走上了政治競選的舞台,不過還是不能很好地打入當地的主流社會。不打入主流社會,要想獲得別人的重視和尊重是很難做到的。所以我們的海外華人,如果不想被邊緣化,不想被人欺負,就應該積極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拓展自己的外交圈子,不要只顧著自己的“小家”,經常關注時事政治,提高參政意識,爭取發言權,為自己為子孫後代為更多的華人謀取較高的社會地位。

  七、經濟歧視。雖然說海外華人中有高官,有高管,有社會名流,但是更多的人從事的是一些苦力工作,收入相對較低。而且中國和西方發達國家公民的貧富差距較大,這就促使有些外國人會對國人產生歧視,事事都很強勢,處處想打壓國人。富人財大氣粗欺負窮人也不是沒有的事情。但是有錢的華人也被欺負,這應該是其它原因了。不管怎樣,面對試圖欺負自己的人,我覺得我們應該勇敢地站出來與之抗爭,維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