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十二五強調經濟結構轉型 淡化GDP目標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19 09:54:33  


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表示,只有增長沒有分享的發展是沒有意義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中評社北京10月19日電/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年均GDP增長率接近10%,但過分強調效率、過分重視GDP增長也帶來許多負面問題,主要表現為增長和分享的不平衡。

  第一財經日報報道,更加重視民生,更加重視社會目標,昨日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為今後五年中國的發展定下了基本路徑。專家認為,這表明中國政府在未來五年的規劃中將淡化經濟目標,轉而強調社會目標,強調增長和分享的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的多次會議主要提出 “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而此次會議提出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專家表示,從“增長方式的轉變”到“發展方式的轉變”,不僅僅是字面的改變。

  民生規劃

  昨日審議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稿確定了今後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使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禦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

  對比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的“201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等具體目標,可以發現,這次全會沒有提及具體的發展數據,而是更加注重民生問題,更加注重社會目標的實現。

  “十二五”規劃本來就是個民生規劃,這是跟過去歷次規劃不同的地方,也是中國戰略規劃的歷史轉型——過去更加重視發展,更加重視速度,現在是更加注重民生,更加注重質量。”國家信息中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在民生方面,全會特別強調,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係,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中國社會科學院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分析,從全會公報來看,經濟目標確實被淡化,而社會目標被提到重要位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