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訪美考察報告:美國人眼中的中美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2 00:10:30  


中國新聞代表團團長祝壽臣(左)向華盛頓郵報執行編輯布勞奇利贈送禮品
 
  (六)新聞交流對促進中美關係起到重要作用。近年來,兩國派駐對方國家的記者越來越多,相互報道的廣度和深度都有很大提高。兩國新聞媒體和記者組織間的交往也在擴大。例如,中國記協與美東西方中心的交往不斷密切,中國記協連續三年接待美東西方中心傑弗遜研究員項目代表團訪華,均取得良好效果。今年,中國記協與美東西方中心、香港明天更好基金會合作,成功舉辦了首屆中美記者交流活動。本次中國新聞代表團訪美,就是首屆中美記者交流的一部分。中美新聞交流的擴大,必將會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關係。

  對華偏見和錯誤認識仍然普遍存在

  儘管美各界重視發展對華關係,但由於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的差異,他們對中國的敵視、偏見和錯誤認識沒有出現本質上的變化。

  (一)中美兩國在事關本國安全和核心利益問題上的分歧將繼續存在。代表團訪美期間發現,不管是政府部門,還是學術界和新聞界,在事關本國安全和核心利益問題上,中美雙方分歧仍十分嚴重。例如,美方極力為希拉里有關中國南海問題講話、美軍黃海軍演等問題辯解。美國政府官員認為,希拉里今年7月在東盟會議上的講話並無新內容,美國對南中國海有爭議的島嶼未表達任何有偏向的立場,美國希望南中國海穩定。他稱,希拉里講話之後,中國媒體談到美國對中國實施“包圍”與“遏制”,而美國並無此意。美國對黃海軍演持很謹慎的態度。實際上,美軍在黃海的軍演是針對朝鮮的,並不針對中國,且演習是在公海舉行,而中國的反對聲明卻把自己牽扯其中,因此他對中國的聲明感到“震驚”和“不理解”。他強調,美軍“華盛頓”號航母去年就赴黃海參加了軍事演習,而中國並未表示反對,他不理解為什麼中國今年對“華盛頓”號航母赴黃海參加演習持如此強烈的反對態度。

  (二)“中國威脅論”廣泛存在。“中國威脅論”不僅在美國政界、軍界普遍存在,這種論調在學術機構和新聞媒體中也很普遍。據皮尤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40%的美國人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是件好事,而47%的美國人認為是一件壞事。對中國軍事發展的態度,只有12%的美國人認為是好事,而79%的美國人認為是壞事。蘭德公司的專家認為,中國擁有大量彈道導彈,並正在發展性能先進的戰鬥機和作戰艦艇,對美國的安全構成了威脅。美軍太平洋總部的中國問題專家指責中國軍隊缺乏透明度,中國軍力的發展超出了防衛的需要,國際社會不了解中國軍事迅速發展的真正意圖。美國媒體也發問:隨著“南中國海”主權糾紛的升級和“釣魚島”事件的發生,中國真的能和平崛起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