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馬英九不主動去帶領民眾去認識新的形勢,那麼期待台灣需有突破的台灣人民,會懷疑馬是否有魄力帶動他們到2016年。 |
中評社台北10月22日電/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邵宗今天在旺報撰文,分析馬英九對美聯社澄清專訪事宜。文章主要內容如下。
馬英九接受美聯社的專訪,陳述他的大陸政策,這在兩岸之間與國際社會裡,是何等重要的一件大事,府裡處理此事,包括馬英九本人在內,應該不能允許有任何的“閃失”才對。結果事後“總統府”竟然發出“澄清稿”,而且還是把美聯社報導原文與馬英九回答的英文原意並列比較,並用中文翻譯稿來說明這其中的差異,看起來是非常慎重在“回歸真相”,但也讓外界產生疑惑:這個“一說一聽”,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落差?
先經後政 報導無異府方
美聯社事後也發表聲明:堅持發出的報導是“正確無誤”。是否該社真的引述錯誤,或是馬英九的原意被曲解,由於自己不是相關人士,又不在現場旁聽,作者沒有能力去釐清真相。但是對於這次訪問的主題,以及雙方引發爭議的一些問題,倒是覺得有點看法可以補充。
首先,馬英九最在意美聯社的一段報導是:“政府已準備和海峽對岸商談包括安全議題在內的政治協議”,不過美聯社也提到馬英九附有前提的看法:“只等優先經濟議題處理完畢”。但是“總統府”引用“總統”原意的說法則是:“我們並不是刻意拖延政治對話,但是經濟議題對於台灣民眾來說更為重要,因此民眾也支持政府先解決經濟問題,再討論政治議題的立場”。這個說法實際上跟美聯社的報導內容沒有太大差別,兩方都是說:經濟之後才是面對政治議題。而且馬英九在後面一句尚補充說:“廣義之政治議題即包括了建立兩岸互信建立機制,兩岸在解決主要經濟議題後,自然會談及雙方之互信建立機制”。
但是,“先經後政”已是目前兩岸當局習以為常的口頭語,在實際運作上,好像也沒有執行得那麼有次序。像台北同意以“中華台北”名義,以“觀察員”身分兩度參與世界衛生大會;或是北京默許擔任過“副總統”的連戰,將三度代表台北出席APEC高峰會議,都算是政治議題。如果雙方沒有經過“協商”過程,也似乎很難就磋商出解決方案。假設這兩項政治議題,兩岸在過去是真正有談過,馬英九又何必那麼矯情去強調“先經後政”?況且,台北過去曾提過多次“撤彈事件”或是“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喊話,一旦北京真的連“一個中國原則”前提都不再重申,馬英九還會堅持非要所有經濟議題走完之後才會跟北京談嗎?
脈絡解讀 容易引發聯想
其次,美聯社報導:“馬英九指出,兩岸政治統一的前提,需以中國大陸採取民主制度且尊重人權”。馬英九在19日的記者會上反駁說,他從沒說出“兩岸政治統一的字眼”;但是“總統府”的“澄清稿”上,馬英九對美聯社問到“一個真正的民主體制政府,在中國大陸出現,是台灣民眾唯一會考量與中國大陸就統一進行對話的途徑”時,則是清楚的回答說:“我想那會有幫助,會有幫助”。任何人來解讀這句話,都會有美聯社的聯想。
而且,就算“統一”只是台灣民眾其中的一個選項,一旦大陸的民主化如它的經濟發展一樣邁向正面,導致最後台灣人民也想到“整合”,誰又能阻止這個趨勢?問題就在馬英九畢竟是帶領“中華民國”的舵手,他不能老是被動的等民意轉向,如果大陸民主化是對兩岸及台灣都有益處,作為領導人與舵手,馬英九又何懼說出“兩岸可以進行政治統一的字眼”?如果他必須永遠承擔民眾的需求,而不是主動去帶領民眾去認識新的形勢,那麼期待台灣需有突破的台灣人民,會懷疑馬英九是否有魄力帶動他們到2016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