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時殷弘:中國外交韜光養晦是階段性戰略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09:24:51


 
  中國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世界強國

  《南風窗》:中國社會近年來漸成主流的一種“集體無意識”:即一方面,社會精英和知識界都反感牴觸來自西方及美國的指手畫腳,所謂“中國不高興”;而另一方面,許多人又都希望中國能成為美國一樣的國家:對內鼓勵自主發展,對外則“風風火火走全球,當出手時就出手”。您怎麼看?

  時殷弘:這種問題不要跟美國比,我們應該是“應出手時就出手”,就是美國在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我們也應該這樣做。美國也不是想出手就出手,它在許多問題上也要爭取合作。

  《南風窗》:有人認為中國外交以對事件的被動應對為主,缺乏前瞻和預見,這是如何造成的?怎麼解決?有人呼籲中國外交需要“大戰略”,您怎麼看?

  時殷弘:要講長遠戰略,首先要有一個長遠的目標,中國再過二三十年要成為什麼樣的國家。中國應該成為一個獨立的世界強國,具體來說,中國要成為政治上、經濟上、外交影響上穩定的亞洲第一,軍事上不但要保證國土防禦能力,還要建立在所謂第一島鏈同美國的對等,甚至要有一些邊際優勢。在此之前,不要戰略輕浮,但涉及我們根本利益的時候,要堅定。如果沒有能力做硬事,就不要講硬話,否則只能是被動應對。

  中國最終除了國內目標以外,既要重視同美國的關係,也應該重視同其他重要實體的關係,特別是提升周邊鄰國、東北亞和東南亞的重要程度。要有一個真正全方位的平衡外交,心懷大的戰略目標,減少美國的戰略盟友,增加我們的戰略夥伴。在亞洲之外,不要考慮建立過多的戰略存在。

  《南風窗》:目前,在不少外人眼裡,中國除了可怕的經濟力量外別無長物,與伊朗、伊拉克、朝鮮等國相比,只是中國的規模和力量更為強大。中國如何成為有責任感和號召力,讓人嚮往和追隨的國家?

  時殷弘: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如果不改變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只能有GDP,貧富分化、腐敗等問題一直都存在的話,最終可能會連GDP也沒有。通過各種方式使中國既能保持高增長,又能產生比較健康的經濟發展方式,同時大大減少腐敗、縮小貧富差距、建設起新的農村、改善生態,這是最重要的,否則怎麼有真正的力量成為獨立的世界強國呢?有了良好的國內形象,才能樹立有感召力的國際形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