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國選戰只剩“反華”議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6 00:23:46  


 
  把信遞出之後,博爾登趕緊登上了飛往中國的飛機。飛機之下的美國國內,已經被新一波“反華炮火”的硝煙所掩蓋。

 美國選舉拉響“中國變奏”

  博爾登訪華之際,所要面對的並不只是幾個長期以來對中國滿腹牢騷的國會議員,而是目前彌漫在整個美國社會之中的對中國難以言狀的煩躁情緒。美國人自己的超級大國在低迷的經濟增長和高失業率中痛苦呻吟,遠方的中國卻繼續錄出高增長的經濟數字。在這樣的對比面前,美國社會沮喪而迷茫。據最新的美國權威調查數據表示,超過一半的美國人以為中國是世界第一經濟大國,而認為美國是第一經濟大國的人不到30%。向來無憂無慮地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的美國人,在一場危機突然的打擊之中,竟不知道美國的GDP是總量仍是中國的三倍,而人均GDP遠超中國10倍以上。

  這樣一個情緒化的社會成為了政治煽動家的天堂。情緒是選舉政治最好的催情劑。不到10年前,共和黨曾經利用“9.11”事件以後民眾的憤怒和不安全感全勝民主黨;兩年前,民主黨又利用反恐戰爭失敗和金融危機的痛苦,徹底漂亮地反戈一擊;今天,又一個天賜的良機擺在了兩黨野心家的面前。這次的助燃劑是中國。

  在政策的無力面前,中國成為了美國經濟問題的“替罪羊”。兩黨政客紛紛搶打“中國牌”。民主黨指責共和黨的自由貿易信仰使中國工人搶走了美國工人的飯碗,而共和黨則攻擊奧巴馬政府對華“接觸”政策是在自毀長城。據美國媒體的報道,到目前為止,至少已有29名候選人發布了反華的競選廣告。在一則被中國媒體反覆引用的電視廣告中,美國“下崗”工人的悲慘現狀和中國工廠的欣欣向榮在畫面中交替出現。在廣告的最後,俄亥俄州的民主黨競選人斯皮茨在一條中國龍的畫面上,用中文對競爭對手說:“謝謝,吉布斯!”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