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成思危:一線城市房價最多跌25%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7 16:14:43  


  核心提示: 從長遠來看它是要漲的,那麼房價可不可能大跌呢?這個我認為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幾個基礎因素在這。 

  主持人:這有問答的網友,想問您一些問題。我是2007年畢業的大學生,目前的高房價,動不動就幾十萬,幾百萬,我想剛畢業的學生買房是個奢侈的夢想。

  成思危:對這部分人的買房,我是曾經提過個建議,第一就是從這個頭款應該可以降低,第二點呢就是要給優惠利率,第三點呢就是採取遞增式的還款方法,因為他們肯定是每年的收入是在不斷增加的,對不對,按照這樣,我認為是可以解決這部分人的買房問題的。

  主持人:大家對於房市還是比較關心啊,這裡還有一位網友,來自於陝西的鳳凰網友提到了,內地一線城市的房價,您覺得說最多會跌25%嗎?

  成思危:對。

  主持人:請再多跌一些吧,他說。

  成思危:是這樣的,這個房價問題,我們要從經濟學上看,就是說從長遠來說它總是上漲的,從長遠來說,為什麼呢?因為你看房價的構成,土地價格,它是稀缺資源,它要上漲,那麼建築材料,從通貨膨脹角度來看它也會漲,那麼勞動力我們更應該漲,因為建築工人的工資,現在很多是農民工工資偏低,它也要漲,所以這幾種因素加在一起,從長遠來看它是要漲的,那麼房價可不可能大跌呢?這個我認為可能性也不會太大,因為我剛才說了這幾個基礎因素在這,剛性的需求,幾個基礎因素在這,那麼所以照這樣情況看,我個人認為呢,房價大概最多下跌25%,過了三天戴德梁行發表了一個調查報告,說一線城市可能下降20%到25%,二線城市(下降)10%到15%,和我的預測不謀而合,最近好像渣打也有一個報告,也差不多是跟我的預測差不多。

  成思危:中國房價高漲主因是土地價格上漲

  2010年10月,世界權威金融分析機構標準普爾發布報告稱,未來一年,中國大城市的房價可能出現最高10%的回調。然而10月15日,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9月份,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的房價仍然同比上漲了9.1%。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平均)房價比去年同期上漲了超過6000元人民幣。

  主持人:很多的朋友和網民也就問了,這25%什麼時候能夠真的降下來。

  成思危:我說的話叫最多降25%,為什麼?我在2005年的時候做過北京,上海,福州三個城市的分析,就中國的房價在正常情況下,是四個四分之一,就是地價占四分之一,這個建安費用四分之一,政府稅費四分之一,開發商利潤四分之一。那我們這一輪房價是怎麼上去的呢,是地價帶動上去的,那麼地價一上,政府稅費肯定就增加了,對不對?另外開發商也趁火打劫了,他的利潤也增加了,建安費用應該相對來說增加沒這麼快,儘管有一段(時間)鋼材漲價,水泥漲價等等,沒有這麼快。所以這一輪的上升,就是打破了我剛剛說的平衡,四個四分之一的平衡,那麼這四個四分之一也不單是我的研究,後來也有佐證,什麼佐證?全國工商聯做過調查,就是說在房地產裡頭,政府拿走了大概一半,你想地價加政府稅費,不就差不多一半。當然我們說在現階段就算它是合理的吧,那你不能地價再超過這個合理水平了,你地價要超過合理水平,必然帶動房價的上升,那麼現在就是根據我的計算,就是地價大概是,當然只能說是平均了,因為各個地塊不一樣,平均的地價帶上去了將近一倍,所以如果地價回到本位上那就是25%,最多25%。

  成思危:“80%的人買不起房”說法不準確

  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10月15日公布的數據,9月份,新建住房的售價同比上漲幅度為11.3%,而二手房價的同比上漲幅度為6.2%。

  成思危:但是還有一個點我們要考慮到,就現在老說中國80%的人買不起房,這個說法是有問題的。中國有房的人是72%,你怎麼能說80%買不起房呢?他之所以說買不起,是指他要再買套新房買不起,如果他把老房子賣掉,那他就不一樣了,因為他老房子一般位置比較好。所以我們老說房價收入比,我說中國的房價收入比要20以上,跟國外差太多了,他沒算他這個房價,你得要減掉你老房的房價跟收入比,而且現在我認為這部分要改善住房的人,比所謂投機性需求還要大,這是我個人看法。所以你看這個一旦房地產一調控,這個二手房市場就賣房的人就少了,為什麼呢,他不想買新房,他就舊房不賣了,對不對。所以這部分的需求是存在的,而且這部分需求我認為,將來對我們中國的房市會有比較大的影響,就是什麼呢,就是它實際上是這個補差的錢他已經有了,就等待時機,時機合適我馬上就出手。那麼如果房價降了15%,他認為是時機了,他就可能出手,這一出手呢供求關係就會使得房價不會再往下降,甚至還會反彈。所以這一部分,我覺得是這個我們應該看到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