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透視中美貿易紛爭 “匯率戰”打不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8 00:26:24  


 
  張燕生:全球經濟失衡是這次金融危機爆發的重要根源之一。關於全球經濟失衡,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認為,美國與發展中國家間貿易與投資不均衡是失衡的根源,全球經濟發展應當減少對美國消費者的依賴。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會的一份報告提出,目前危機根源在於全球經濟失衡。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支出者和借款人,與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儲蓄者和貸款人,各應為全球經濟失衡承擔一半責任。

  國家之間的競爭越來越體現為企業之間的競爭

  中國經濟時報:當前的國際貿易格局出現了哪些變化呢?

  隆國強:國際貿易格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深化而逐漸改變。一是出現了全球產業價值鏈;二是全球產業價值鏈導致由國際投資帶動國際貿易,令貿易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全球經濟增長的速度;三是產業內貿易成為推動全球貿易的主要力量;四是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體系中的地位持續提高。

  何偉文:目前的國際貿易格局表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垂直分工的總格局並未發生根本變化。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在世界貿易總量中的比重迅速上升;發達國家的普通製造業日益轉向發展中國家,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和跨國經銷、融資資源,獲取更大利益並主導國際貿易;在以多哈回合難產為代表的全球多邊自由貿易談判困難重重的同時,各類區域性、雙邊性自由貿易安排迅速發展;國際貿易日益超出傳統的貿易範疇,日益同投資和資本流動結合在一起。

  張燕生:全球貿易收支失衡的背後是產業結構失衡。自1980年以來,美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持續下降,金融保險業和房地產業以及建築業比重持續上升。尤其自2000年以來,美國對新興技術領域創新的投入嚴重不足,導致美國主要技術領域的專利申請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下跌。同時,美國在生物技術、納米技術、污染與廢物管理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專利申請比重很低,技術儲備及其產業化程度很不成熟。美國貿易政策的目標是增加出口和就業,同時與美國人的價值觀、環境的可持續性和政治的兼容性保持一致。這不僅會加劇全球競爭態勢,而且會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尤其在美、日、歐等國共同面對失業率居高不下、主權債務債台高築的情況下,如何改善各自的財政狀況,鞏固經濟復甦勢頭,甚為重要;同時著手結構性調整,努力構建支撐長期經濟增長的基礎,是一個嚴峻考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