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美關係將進入新的低谷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8 00:27:03  


  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環球時報刊載卡特中心中國選舉項目副主任劉亞偉的文章說,從20世紀早期到21世紀初,中國和美國關係非同一般。之前是因為美國人看上中國市場大、人口多、國力不強,美國可以賣東西,利於傳教,而中國需要美國的幫助;現在是因為美國感覺中國市場大,勞力多,國力崛起:美國還可以賣東西,但是中國搶了美國的工作,需要中國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

  由於兩國關係特殊,中國總是被美國政客在選舉季節當作“牌”來打。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時任美國民主黨總統羅斯福提出必須“隔離”日本像傳染病一樣的非法行為,共和黨人在次年中期選舉中就拿羅斯福“好戰”說事,讓民主黨在國會丟了不少席位。1980年,共和黨候選人裡根在競選中攻擊民主黨卡特總統在任內與中國建交,叫囂一旦當選就恢復與台灣關係。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美國中期選舉在即,兩黨候選人都在打“中國牌”,謾罵和醜化中國,試圖在競選中得分,擊敗對手,引起中國媒體的極大憤慨。

  因此,我們應該如何看待美國2010年中期選舉中的“反華大合唱”呢?

  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感到自豪。這不是說我們應該有“凡是敵人反對的就是對我們有利的”盲目心態,而是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去體驗中國崛起的震撼效應。有很多美國人不相信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以造就世界第二大經濟實體並有可能趕超美國。候選人拿中國說事,多是發洩自己和支持者心中的困惑、鬱悶,甚至害怕。以前美國政客在競選期間反華,多從意識形態上入手,而眼下是真真切切擔心:一個意識形態和政治制度都不同於美國這一“偉大的國家”的異邦,怎麼可以對華盛頓指手畫腳?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