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東南亞不會淪為美國附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9 00:13:18  


最近以來,中國的海域周邊卻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新動向。
  中評社廣州10月29日電/羊城晚報刊載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張振江的文章說,從世界歷史的角度來看,任何一個大國的成長與鞏固都需要有一個穩定的周邊。中國是世界上邊界線最長的國家之一,陸海相鄰的國家加起來不下三十個。就此而言,穩定周邊對日益崛起的中國近乎是一項史無前例的重大任務。中國政府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新世紀之初就確立了“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睦鄰友好”的周邊外交方針,貫徹執行“睦鄰、富鄰、安鄰”的周邊外交政策,對中國的和平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和保障作用。

  但是,最近以來,中國的海域周邊卻出現了一系列令人擔憂的新動向。當然,這一切與世界霸主美國“重返東南亞”和“重返亞洲”的舉動密切相關。實際上,在經濟全球化以及單級國際結構的宏觀背景下,與歷史上崛起大國的經歷不同,中國的發展顯得尤為艱難。不言而喻的是,美國近期對東亞特別是東南亞興趣再起,與近年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關係的迅速發展乃至中國的和平崛起有著難以道明的聯繫。就此而言,中國崛起的整個外部壓力實際上都聚集到了周邊地區,不誇張地說,周邊關係將是決定中國能否和平崛起的關鍵所在。那麼,中國該怎麼辦?

  針對鄰邦,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睦鄰政策。儘管中國已經在睦鄰方面做出了諸多努力,諸如與陸路鄰國的邊界問題已得到大部分解決,與海疆鄰國的海洋爭端也有所緩和。但是,伴隨著美國的出現,各種問題再次複雜化。在這種情況下,繼續睦鄰政策、繼續互利甚至是利他的周邊政策尤為重要。國家與國家關係,有時就想就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樣,在對待瘦小、弱勢者,強大的一方理應提供主動的幫助和國際公共產品。這樣的幫助不是為了爭取人心,不是為了大國博弈,而是與唇齒相依的鄰邦之間尋求實實在在的和平與共同發展。只要日益發展的中國始終堅持這一政策,而且讓鄰邦切實體會到中國的友好與真誠,相信中國的周邊一定會穩定下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