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商務部:十一五期間中國國內貿易實現新跨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0-29 13:01:43  


  中評社北京10月29日電/中國政府網消息,“十一五”時期,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國內貿易領域堅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提高國內市場運行效率、擴大城鄉居民消費需求、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目標,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發展成績,初步建立了適應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需要的現代流通體系,特別是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國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間,我國國內貿易堅持大膽創新流通方式,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引導消費結構升級,促進國內市場規模快速增長。全國消費市場持續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08年首次突破10萬元,在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肆虐時期,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依然保持旺盛的增長勢頭,達到12.5萬億。生產資料市場交易總額2007年突破20萬億,2009年達到27.7萬億。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增加值由2006年的2.03萬億增長到2009年的2.97萬億。2008年億元以上商品市場數量為4567個,交易總額達到52458億元,比上年增長19%。

  “十一五”期間,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06年的34.4%上升到2009年的37.4%。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我國及時出台了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20條措施,對擴大國內消費起到了積極作用。2009年最終消費支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4.6個百分點,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1%。流通業已經成為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2008年流通領域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三項稅收總額10984.1億元,稅收貢獻率接近19%。流通業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領域,2008年流通領域吸納就業人數達到8461.2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比重為10.9%。

二、全方位搞活流通擴大消費,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

  “十一五”期間,美國次級貸款危機演變成全球金融危機,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消極影響。為積極應對金融危機影響,內貿流通領域堅持搞活流通,全方位擴大消費,積極採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實施家電下鄉和汽車摩托車下鄉政策,帶動農村消費。截至2010年9月底,全國累計銷售家電下鄉產品9023萬台,銷售額1850億元;累計補貼下鄉汽車摩托車1397萬輛,兌付補貼資金203億元,銷售額突破2000億元。在兩下鄉政策的帶動下,農村耐用消費品消費大幅增長,2009年末平均每百戶農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費品擁有量分別為彩電108.9台、洗衣機53.1台、冰箱37.1台、空調器12.2台,比上年分別增長9.7%、8.1%、22.8%和24.5%;2009年農村汽車銷量超過200萬輛,同比增長80%以上,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消費增長和結構升級。

  二是大力實施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拉動城市消費。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實施家電和汽車以舊換新政策以來,9個試點省市共銷售五類新家電1409.3萬台,銷售額達539.8億元。消費者享受補貼超過50億元,受惠家庭達1355萬戶,其中多數為中低收入群體。汽車以舊換新累計辦理補貼車輛18.9萬輛,發放補貼資金25.5億元,拉動新車消費227億元。兩換新政策的實施,不僅擴大了城市消費,而且減輕了家電、汽車行業減輕外需下降的壓力,保持生產平穩發展,同時,還有力地促進了節能減排和資源循環再利用。

  三是在全國範圍內組織開展了“擴大消費、創新生活”促消費系列活動。北京市商務委開展各地商品大集、美食消費、特色消費、新型消費和購物季五個系列,共計54項大型主題促消費活動,進一步繁榮活躍了市場。其中,“各地商品大集”前11期活動與北京商家簽約額超過13億元,170個品牌進入北京市場。青島開展了“青島之夏消費電子購物節”活動,77家定點商場共實現銷售額4.82億元,形成了商旅展結合、多方聯動、廣泛參與的擴銷規模效應和消費聚集效應。上海充分利用世博會契機,圍繞“世界風”、“中華情”、“上海韵”三大主線,將推出500多項主題活動。在擴大消費各項政策和活動作用下,國內消費市場穩定增長,今年前8個月消費市場保持了平穩較快的增長勢頭,同比增長18.2%,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