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中評社論壇:台南三農問題與大陸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8 00:28:23  


 

  另外一點挑戰是,我們在品種、技術方面,還有政策性相關採購與關稅減免之外,我們更要發展永續的農業。在台灣,我們的氣候當然也是獨一無二的生產條件,我們要善加應用。簡單來說,我們自己致力於農業生產與農業要件之外,我們無法忽略國際農產的行銷;而國際農產的行銷,大陸這塊我們也不可缺席。

  政府要相信農民協助教育訓練農民

  另外一點,對於農村部分,事實上現在對於政府剛通過的《農村再生條例》,民間、學者對這些也還有相當的疑慮,或持相反的看法;但那是政府立案的法律,未來如果進入市府以依法行政的角度,我們必須從政策與法律上去取利。台南縣市在全台的農耕面積第一,也是農產值第一,台南縣是最有機會從這個10年1500億的再生條列的經費補助爭取到多數。所以,現在所謂的政府圈地、財團壟地的這些問題,未來我們必須避免,完全不能在大台南市的《農村再生條例》或農村活化再造裡面發生。

  所以一定要依照由下而上,我會來設立農村再造規劃師的研習訓練。有人說可能農民沒有辦法來寫計劃,可能只有財團或農會這些農村組織才會,我認為這太小看農民了。農民可能沒有辦法自主生產,但是你看像白河鎮土溝社區、後壁鄉無米樂社區的再造都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也是從農民自發性的,當然他們或許有所不足,我們可以協助教育訓練,可是不能說農民沒有辦法來做這些事情,這太低估農民。唯一的隱憂是財團、政府主導的圈地,或工業與農業搶地,我想這個問題政府也可以配合這個政策來進行三農中農村的問題。

  我剛剛提到三個概念,第一個是我目前看到的現況,第二個是有關於農產與大陸交流的契機,第三是農村活化的觀點。總之,我認為大台南縣市升格之後,一方面除了引用台灣文化起源、台灣文化觀光首都的概念之外,另一個我非常強調的是,台南縣的農業應該要藉由這次的ECFA、《農村再生條例》以及目前的農村發展所遇到的問題、瓶頸與挑戰,進一步進行轉型,透過政府協助轉型,三農問題的解決我想是政府應該去做的。以上觀點就教各位,希望聆聽各位高見之後,有助於我競選農業白皮書方向的修正,謝謝!

  孫明賢:下面請台南縣議會國民黨黨團書記長蔡育輝先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第15頁 第16頁 第17頁 第18頁 第19頁 第20頁 第21頁 第22頁 第2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