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美匯率問題小史 問題實質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2 00:30:51  


 
  2008年下半年至2010年6月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人民幣大幅收窄了對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基本盯住美元,停止了升值趨勢。

  2010年6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宣布,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重在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繼續按照已公布的外匯市場匯率浮動區間,對人民幣匯率浮動進行動態管理和調節。下表為新(二次)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的變動情況。(見表)

  人民幣美元匯率三十年

  第一階段:雙重匯率制度(1981—1984年)。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我國進行對外貿易體制改革,為了促進出口,在1981年實行了貿易內部結算價和官方牌價匯率並存的人民幣雙重匯率制度。貿易內部結算價限於進出口貿易外匯的結算,按照 1978年全國平均換匯成本2.53人民幣/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潤計算而來,固定在2.8人民幣/美元的匯率水平;而主要適用於旅遊、運輸、保險等勞務項目和經常轉移項目下的僑匯等外匯結算的官方牌價匯率,仍採用“盯住匯率制”的計價原則。雙重匯率制度的採用,有利於解決單一匯率在不同利益主體中適用的問題,避免了外貿部門因換匯成本高而導致出口虧損,但是雙重匯率制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2008年底這一制度被取消。

  第二階段: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價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1985年到 1993年)。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