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世界日報:港幣失去與人民幣掛鉤的機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2 15:25:40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美國世界日報11日社論說,評估一種貨幣的價值,當然以當時的市價為標準,而市價的高低,又取決於國家的實力、經濟的好壞、供應的多寡、供求的比例、政治的氣候、國際的環境。譬如當美國國力頂峰時,美元便強,當銀根放寬時,美元便跌;又譬如當辛巴威經濟破產時,貨幣便等同廢紙。但要衡量人民幣的幣值時,便不能用同樣的標準,因為人民幣至今仍不是交易貨幣,未能自由流通。 

  由於不能自由流通,人民幣便不能由市場的規律,去釐訂價格,再者,由於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因此連投資的價值尚未有,更遑論可以成為國際性的儲備貨幣。在國際化的三個階段中,連最低層面第一階段的交易功能亦欠缺。這就解釋了為何歐美各國,在強迫人民幣升值的過程中,要運用經濟的手段,以至政治的壓力。 

  社論說,那麼人民幣升值以後,對歐美各國,特別是美國,又有甚麼好處呢?是來自大陸的入口加價,刺激本地的生產,亦製造就業,改善貿易的逆差,提升經濟,最後減少財赤。同時亦有陰謀的成份,就藉此打壓冒起中的中國大陸,使它不再成為世界經濟強國,因為就在今年,中國大陸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系,可能再過20年,更會超越美國,取代美國經濟一哥的地位。 

  同樣地在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濟冒起,有取代美國的氣勢,同時地,美國的經濟正在下滑,但其時日本尚受制於美國。因此,美國便於1985年9月,在紐約的廣場酒店,召開美、日、英、法、西德的經濟五強會議,重整各主要貨幣的匯率,讓美元循序漸進地貶值,以便美國的經濟,可重拾升軌。 

  根據廣場協議,日圓須升值五成,馬克須升值四成六,而英鎊與法郎,亦須輕微升值。結果又如何呢?日本依足協議,匯率的波動引發經濟的波動,日圓的急升引起資金的流入,造成資產的泡沫,到了90年代初,泡沫爆破,出口減少,企業及個人負債增加,財赤亦增加,如是日本便經歷了長達30年的經濟大倒退,日本便無從威脅美國。 

  社論說,西德只半依協議,因此經濟政策仍維持多些彈性,馬克的合理升值無礙經濟的增長,英國及法國竟然不依協議,結果造就2008年以前英國的經濟空前繁榮,人均生產值且一度超越美國,至於美國,又是甚麼環境呢?從80年代後期開始,經濟已逐漸恢復。其後又出現克林頓時期的黃金八年,因此是美國吃掉日本,有了歷史前科,中國大陸又是否甘心被美國吃掉呢? 

  肯定不會,北京首先會因應國內環境,次要才是回應國外形勢,反應國際輿論,因為手上的王牌是人民幣仍非國際貨幣,甚至交易貨幣。但目前人民幣的幣值,已非“市價”,仍然是政策主導,因此長遠來說,繼續升值,已是必然,雖然由2005年中至2008年中,已升了兩成左右,仍比同期的歐元低,今年內亦升了近3%,但仍比其他亞洲貨幣偏低。目前兩岸四地經濟已接近一體化,因此升的一刻,亦要顧及港幣與台幣。當2007年人民幣升至與港幣同價時,港幣失去與人民幣掛鉤的機會,使香港受損,便是最佳證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