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終結美元霸權 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由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6 00:12:55  


 
  美國採取的以鄰為壑的貨幣政策正將全球推向匯率戰和貿易戰的邊緣。危機後,流入新興經濟體的國際游資在速度和規模上均超過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水平。其中,亞洲國家吸引的國際游資數額最多。截至9月初,新興市場今年共流入資本393億美元。今年上半年進入新興經濟體的國際游資有78.6%都流向了亞洲國家,導致亞洲多國貨幣大幅升值。今年7月至9月初,韓元、菲律賓比索和泰銖兌美元匯率均出現5%以上的升值,馬來西亞林吉特升值幅度超過4%。

  亞洲和大洋洲經濟體在“熱錢”的衝擊下,被迫分擔美國推行美元霸權的成本和代價。它們面臨通貨膨脹和資產價格上揚的壓力,經濟穩定受到威脅,不得不採取合理有序的貨幣緊縮政策和有效的金融監管,迎戰美元貶值帶來的“熱錢”。澳大利亞、印度和中國都調高了本國利率;巴西和泰國當局分別對資本流入進行徵稅,以防出現資產泡沫;日本當局出手干預匯市,以防日元兌美元升值過多。

  二、雖然美元仍然是主要的儲備和支付手段,但美元霸權地位正面臨空前的挑戰。

  (一)危機以來,對美元霸權地位發出質疑的呼聲上升。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席稱:雖然憑借美國經濟實力第一的優勢,美元的霸權地位還將持續一段時間,但現在已經是設計一個多元貨幣體系的時候了。法國總理薩科奇認為由一國貨幣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在今天多極化世界面前顯得不協調,呼籲設立不由單個國家主導的國際儲備資產,以加強國際貨幣體系的整體穩定。俄羅斯提議創立一種新的全球儲備貨幣,其設想獲得巴西、印度、南非等新興經濟體的支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去年提出的超主權儲備貨幣,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IMF前總裁米歇爾.康德蘇建議國際貨幣體系向以特別提款權為中心的方向穩健過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