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終結美元霸權 人民幣國際化是必由之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16 00:12:55  


 
  (二)歷史上看,美元也並不是一直占據主導地位的,國際貨幣體系的更替體現了世界經濟霸權力量轉移和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國際貨幣體系大致經歷了金本位制、“黃金—美元”本位制(布雷頓森林體系)、美元本位制(牙買加體系)等幾個主要發展階段。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美元仍充當了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但美元在官方儲備中的份額持續下降,歐元問世並且在儲備中份額升至30%。國際貨幣體系呈現一超多強的局面,美在國際金融機構的一票否決權地位已不能反映當今的現實。戰後初期,美國經濟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曾超過50%,2000年降至30.6%,2007年進一步降至25.4%。美元在世界貿易中的結算地位也在下降,歐元在歐元區使用已11年,人民幣也逐漸成為亞洲周邊國家交易中廣受歡迎的貨幣。

  (三)作為世界經濟失衡的中心,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引發關注。美國出於經濟困難和國內政治的需要,過度炒熱人民幣匯率升值論,反而在國際上放大了美元霸權的弊端,加速了美元霸權的解體。人民幣匯率在美國的炒作下成為焦點,但自2005年人民幣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累計升值了24.1%,卻沒有扭轉中國對美貿易順差的局面。經濟不平衡的本質是中美之間不合理的經濟分工,而正是美元的霸權長期支撐了這種不合理現象的延續。

  三、未來的國際金融格局和走向

  伴隨世界經濟重心的東移,國際貨幣體系必將加速向多中心邁進,經濟的多極發展將成為貨幣多極發展的基礎。有人提出未來的貨幣格局將是美元、歐元、人民幣三分天下。今年IMF將全球具有系統穩定重要性的五大經濟體定為:美、英、歐元區、中、日,這五大經濟體代表了世界經濟的主要力量,或許預示了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的雛形。即使是建立在超越主權基礎之上的超主權儲備貨幣,其構成和定價也是以各國的經濟權重作為基礎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