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晚報:選五都就是選“總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6 15:20:31  


  中評社台北11月26日電/選戰進入倒數讀秒階段,氣氛緊繃,藍綠陣營都是草木皆兵,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此時拋出“最有實力的選2012”之說,鬧得各方揣測紛紛。民進黨的候選人各自閃躲,怕被選民懷疑有“二心”,甚至指責是藍營故意扭曲和炒作此一議題;但檯面下,承認吳乃仁說的是“王道”的也大有人在。

  聯合晚報社論指出,把選五都和選“總統”扯在一起,這樣的風聲不是今日才有。民進黨內的天王級人物如今所餘不多,蘇貞昌和蔡英文從宣布參選的那一天開始,質疑他們把五都當成2012跳板的聲浪就沒停過。甚至於,國民黨內的形勢,“立足五都,放眼“總統”的想法和耳語也是存在的;有些人說,萬一國民黨五都選得難看,馬英九的2012之路都未見得平坦。以台灣一年到頭的政治熱,兩次政黨輪替的紀錄加溫了藍綠陣營“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的氣氛,此時若有政治大咖敢說“心裡從沒想過2012”,恐怕是騙人的話。

  但話說回來,如果任何一點政治上的動靜都要牽扯到下一屆“總統”選舉,這種無限上綱也未免不太健康。政治詭譎,過度的“推測論”、“陰謀論”未必能如預期,選民的眼光自有衡量和估算,不但向來具有“鐘擺論”的智慧,漸漸更有越來越多的中間選民和年輕選民,不受限於傳統的藍綠勢力版圖。候選人和政黨如果具有“呷碗內,看碗外”的意圖,未必有利。

  更何況,民主的軌道上,還是有些循序漸進的道理在。五都選舉將為台灣未來的發展部署藍圖,從北部的黃金雙城記,到高雄向新加坡看齊,未來的五都和中央共同承擔著推進台灣向前的責任,必須要有分流合擊的策略和企圖心;有“地方起飛”,才有整體“台灣起飛”的機會。再怎麼說,當選人先要在市政的職務上接受考驗,交出像樣的成績單,才有進一步的政治前途可言。 

  星期六就是投票日了,這次是選市長不是選“總統”,不管選舉效應是否會溢出到地方和市政範圍之外,希望選民的“在地利益”亦能帶來台灣整體發展的最大利益。 


    相關專題: 台灣五都選舉 2012前哨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