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蘋論:得票率才是關鍵 民怨將是絆馬石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8 09:58:16  


  中評社台北11月28日電/台灣蘋果日報今天的蘋論說,昨天台灣五個“直轄市”的市長選舉,兩黨卯足了力氣衝刺,結果出爐,國民黨保住了台北市、新北市和大台中市;民進黨保住了大台南市和大高雄市。兩黨維持原狀,以平盤作收。 

  藍票減少非喜訊

  蘋論說,此次選舉廣受矚目,除了新升格的四個“直轄市”首次選市長之外,還有2012年“總統”大選前哨戰的含意。國民黨只要輸掉一個市,士氣就會低落,而民進黨則聲勢大振,乘勢直取“總統”大位,將對馬的連任造成威脅。此外,市長選舉是地方選舉,可是都沒有明確的地方政見,候選人都講些高來高去的抽象話語,雲淡風輕,無所住而持其心,所有利多政見都由中央發放,民眾感覺不到是地方選舉。根據這些現象,可看出國、民兩黨和選民甚至中國大陸,都把五都選舉當“總統”大選的熱身賽看待。

  所以,毫無疑問這次是馬的期中選舉,是對馬經濟和兩岸政策的檢驗。如果是對馬的期中考,那麼平盤並非喜訊,更關鍵的不是保住三都,而是總得票數的比對。此次綠票增加,而藍票減少。民進黨總得票率稍微超過50%;而國民黨僅45%,意思是:如果昨天是“總統”大選,馬英九是落敗一方,必須下台。這才是昨天選舉的核心意義,國民黨能不冷汗直流嗎?哪有一絲的喜悅?

  蘋論說,有趣的是兩個人的效應,“阿扁”和連勝文。“阿扁”的負面效應在2008年達到高峰,使馬狂得7百多萬票,大勝謝長廷;並在“立委”選舉中使國民黨獲得3╱4的絕對優勢。但是昨天選舉藍綠得票率的對比逆轉,說明了扁的效應已快速遞減。下次“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阿扁”對選情已無影響力,馬將選得很吃力。

  此外,這次選舉民進黨在台南和高雄大勝,在北北中小敗,台中僅輸3萬多票,可見國民黨力量在下降中。事實上昨天若非連勝文遭槍擊的效應,激起藍色選民的危機意識,國民黨的得票數還會更少,說不定會失去至少一都。台中胡志強選得很難看,只贏3萬多票險勝。民進黨的蘇嘉全差點翻盤,雖敗猶榮。馬08年大選時在台中縣市大幅領先近30萬票,現在僅領先3萬多票;新北市朱立倫得票多於蔡英文11萬票,但馬08年在此地贏對手49萬票,雙方消長極劇烈。2012年馬的選情可容樂觀嗎? 

  民怨將是絆馬石

  蘋論說,郝龍斌在花博、新生高架案陰影下,能贏蘇貞昌17萬票,贏得漂亮,值得讚賞。陳菊在兩人夾攻下脫穎而出,個人得票過半大勝,令人欽佩。他們的努力有目共睹,是民主機制的典範。五都市長選舉國民黨保住3都的原因,除了臨時性的連勝文遭槍擊激出泛藍基本盤之外,兩岸氣氛的鬆弛、經濟景氣的復甦、政府大開利多支票、外交上許多國家給台灣免簽證的優惠等,都是原因。

  蘋論稱,國民黨應該憂慮的是,兩岸氣氛鬆緩反使很多人感到喪失主權的焦慮;經濟復甦無法使人感覺得到;而失業率雖降但就業的品質和薪資很差。這些都是民怨,不會因五都選舉而改變,也將會是2012大選時馬英九的阿基里斯腳踝。 


    相關專題: 台灣五都選舉 2012前哨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