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物價調控大限將至 漲價預期減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29 13:51:18  


 
  “看電視裡老說在壓價,也不知道為什麼大米價格還在漲,不過繼續漲價應該不可能了。”這位做了10多年大米生意的商戶說。

  批發市場的糧食價格雖然還沒有下跌,但糧食收購市場的價格已經出現鬆動跡象。中華糧網信息主編焦善偉說,受國家和地方物價調控力度不斷加大的影響,東北、江蘇和安徽等地區的稻穀、玉米價格開始回落,回落的幅度不是太大,每斤為1至2分錢。

  不過農產品的銷售價格雖然出現回落,生產、流通環節的成本卻仍然居高難下。

  “現在糧價穩定住了,但種糧成本還在上漲。”種糧大戶單玉恒說,化肥、農藥的漲價預期又開始出現,磷肥價格相比今年春天上漲了10%至20%,尿素價格由去年1600元/噸上漲到1900元/噸。

  焦善偉認為,如果糧價不漲,但農民的其他生活成本上升,那對農民下一步售糧和種糧的影響都會比較大。小麥、水稻、玉米三大主糧對比去年同期的漲幅為15%左右,相比工業品價格、房價或蔬菜、雞蛋等其他生活必需品,糧價的漲幅還是偏低。

  焦善偉建議,國家再出台政策要有連續的機制,找到合理的調節點,既要穩定城市物價上漲的幅度,又要能夠保證農民的種糧收益,不能在調控物價時就無暇顧及農民的利益。

  由於菜價回落和成本高企,新發地市場的商戶大多反映現在是“賠錢做買賣”。經銷四季豆的商戶李大姐說,四季豆從廣西南寧運過來,收購價是每斤8毛錢,一個星期前賣到1 .5至1 .6元,現在也只能賣到1 .3元。一車5萬多斤的四季豆,賣完得賠五、六千元,而且蔬菜放不了幾天就得壞,即使賠錢也得賣。

  土豆批發商王先生算了一筆成本賬:土豆從內蒙古呼和浩特運過來,運費是每噸280元,折合每斤是0.14元,過路費要600多元,超載罰款要200元,小型貨車的進場費由去年的200多元漲了300元,人工成本也在上漲,每噸土豆的卸車費和裝車費都比去年上漲了5元。

  對策:漲價預期減弱 抑制囤積炒作

  國家物價調控帶來了市場漲價預期的減弱,糧食企業在收購時也因此顯得非常謹慎。黑龍江種糧大戶單玉恒說,現在糧食特別是稻米的銷售比較緩慢,玉米的銷售進度比前一階段也慢了很多,包括五常的大米企業和益海嘉裡都在觀望,而且挑選得非常嚴,必須是優質稻米才願意購買。

  “畢竟目前市場的價格太高,加上國家又出台了調控措施,所以很多糧食收購主體都在觀望,秋糧收購市場仍然顯得比較冷清。”焦善偉說,只有部分大米和面粉加工企業由於春節前備貨的需要,在收購時稍微積極一些。

  反映現貨價格未來預期的期貨價格也已經出現了明顯變動。11月12日以來,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出現大幅下跌,小麥、玉米、籼稻價格跌幅平均為6%左右,豆油、白糖價格下跌超過10%,棉價跌幅則超過了20%。國家發改委分析認為,這次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國務院下發了關於穩定市場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突出強調了嚴厲打擊操縱市場等違法違規行為,抑制過度投機,市場預期對此作出的反映。

  今年以來部分農產品炒作風行,這種炒作氛圍也可能因為漲價預期的下降而減弱。金鵬期貨副總經理喻猛國說,現在農產品期貨的投機情況有所減弱,成交量沒有以前大了,進行日內交易的人也少了,更多的是投資者參與市場。

  現貨市場上,新發地的商戶老李在7月份囤積了200多噸大蒜,他有點懊惱沒有在蒜價高的時候出手,以至於現在還剩下100多噸沒有賣掉。一個月前,老李在黑龍江又囤積了50噸大豆,收購價是每斤1塊8毛多,價格最高時達到1 .9至1 .95元,但現在已經降到不足1.8元。

  老李說,農產品一漲價就被亂炒,一掉價就沒有人要了。蒜價已經被“判了死刑”,不會再上漲,“現在國家控制,不會再囤積其他農產品了”。

  東方艾格高級分析師陳樹韋說,農產品價格從10月份以來漲得“過頭”了,現在漲價預期減弱,這種預期大概會持續到明年3月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