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海豚灣》放映的背後 日本人的受害史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12:04:51  


  中評社香港12月4日電/《光明日報》報道,不久前,日本小漁村“太地町”又開始大規模捕殺海豚,引起動物保護主義者的強烈抗議。今年3月,美國獲奧斯卡獎的紀錄片《海豚灣》,使這個小漁村從此“惡名遠揚”。日本國內就這部影片是否公映曾爭執許久。讓我們看看這種爭執背後的文化原因。 
  
  獲得第82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的美國紀錄片《海豚灣》,今年7月終於在日本上映。而此前,就是否放映問題在日本各界一直爭議不斷。有一些大學和電影院被右翼團體抗議後不得不放棄了放映,可還是有很多日本電影人認為日本人應有知情權,並最終從法律上得到了日本政府和警察的支持。但這並不代表日本支持捕殺海豚的團體放棄了他們的觀點。11月2日在《海豚灣》的主要攝影地——和歌山縣太地町,反對捕豚的團體和當地居民舉行了見面會,在會上太地町議會議長三原勝利和“海洋看守保護協會”代表斯科特.韋斯特各持己見,會後太地町漁業協會也首次對此問題明確表態,指出“太地的傳統不會屈服於莫名的攻擊,一定會延續下去”。

  日本的海洋食文化傳統

  其實這一結果也是很多專家都預見到的——雙方的價值觀存在著完全不同的文化基礎。

  當今世界的大多數國家,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的絕大多數都是大陸國家,國民都以肉食為主,雖然很多國家也有海岸,但海岸附近的人們因有當地或內陸地區供應的肉類,食物的主要來源並不依賴於海洋資源。

  與這些大陸國家相比,日本是一個島國,其豐富的海洋資源就是日本人的糧食。在古代日本人是很少吃肉的,只有在樹林中打到野豬和鹿的時候才會食用。雖然一些農戶家中也飼養著牛和馬耕地用,但是他們認為牛和馬都很珍貴,是絕對不能為了食用而失去的重要家資,所以日本人並沒有飼養牲畜殺來吃肉的習慣。

  相反,由於日本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在兩千多年的歷史裡,日本人對食用海鮮可以說極盡巧思。日本家庭的煤氣爐,中間有一個方格子是專門用來烤魚的。大多數日本人可以一個月不吃肉,但受不了一個星期不吃魚。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