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崛起 要學學美國當年的孤立主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00:18:13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環球時報-環球網刊載北京外交學院教授熊志勇的文章說,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和抗日戰爭結束65周年。雖然這一戰爭已過去半個世紀,人們還是在不斷地寫文章紀念反法西斯力量在戰爭中所取得的勝利。然而,與此相關的另一段歷史很少有人提及,我想對它的反思是更好的紀念。

  19世紀20世紀之交,世界上興起三個強國:亞洲的日本、歐洲的德國、美洲的美國。三個國家都雄心勃勃地想成為世界霸權國。它們不僅要向當時的霸權國——英國提出挑戰,而且三國之間也要較量一番。日本和德國都選擇了舊時大國崛起的道路,那些民粹主義者在愛國的旗幟下把國家帶上了軍國主義道路。最後,這兩個國家在美國、英國、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聯合反抗下都遭到了慘重的失敗。

  相比之下,美國選擇了與前人不同的發展道路。早在1796年,美國國父華盛頓在的告別演說中指出:歐洲經常陷入糾紛,而這些糾紛在實質上與我們無關,我們要避免捲入;在發展商業關係時,我們也要盡可能避免與外國發生政治關係。“我們超然於世外,這可使我們遵循一條不同的路線。”這就是美國建國後奉行了一個半世紀的孤立主義政策。“孤立”二字不能單從字面上去理解。它實質是美國奉行的一種中立和不結盟政策,不捲入他國的糾紛,減少與他國(主要指強國)發生糾紛的可能。從對外角度看,這有助於保持美國的行動自由;從對內角度看,這有利集中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