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日本憂心經濟安全 出台措施限制中國炒房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4 16:06:06  


  中評社北京12月4日電/“中國製造”在海外已經名聲大噪,如今又多了一個“中國購買”。在國內“限購令”和樓市泡沫的影響下,手中持有大筆資金的投資者開始轉戰海外地產。就在11月14日,美國曼哈頓上西城新建高級公寓開展的“人文生活體驗之旅”促銷活動上,就有200多位華人提出購買意向。此外,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和加拿大等國房地產市場均出現中國投資客的身影。

  然而,這一投資勢頭或將受阻。11月30日,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北海道擬制定法規,限制中國等外國投資客購置地產。業內專家表示,一些國家之所以對中國投資客購買房地產從政策支持到政策限制,是因為他們最初低估了中國投資者的購買力。

  引資政策翻臉

  《國際金融報》報道,隨著中國購房團“購買濟州”、“購買日本”、“購買曼哈頓”的一些新聞性的誇張用語的出現,令國外市場產生恐慌。國外政策制定者一改先前引資計劃,想方設法地限制中國資本流入。

  日本北海道知事高橋晴美11月29日在議會上表示,對於外國資本購買北海道的森林、沼澤、土地等問題,計劃制定一份獨自的《土地交易事前申請條例》,以保證北海道的土地資源和水資源不至於被外國資本控制。日本方面表示,中國資本正在以迅猛之勢進入日本,這對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不少隱患。

  對此,中國投資者表示很“冤枉”。在經濟低迷時,各國地方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吸引外資,比如今年2月,韓國濟州島政府為吸引國外投資者,頒布了購房送綠卡政策。只要購買了價值5億韓元(約合50萬美元)的房產,就可以擁有濟州居住資格,住滿5年,可獲永久居留權。在國內“限購令”、樓市泡沫以及國外優惠政策的雙重影響下,中國投資客自然而然地開始轉戰海外市場。現在這些國家開始走出低谷,怎麼就突然過河拆橋、翻臉不認人了呢?

  防止資本外流

  正略鈞策管理咨詢合夥人朱振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採訪時表示,日本並不是第一例抬高投資門檻限制中國資本流入的國家。涉及到土地買賣問題,包括南美、巴西、南非等國家都顯得很謹慎,因為這不僅關乎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房價上漲還將影響到民生,進而引出更多政治和社會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這些國家之所以出現“反悔”政策,是因為他們最初低估了中國投資者的購買力,這些“熱錢”或者“灰色收入”一旦流入市場,都會影響這些國家的經濟大局。

  朱振鍇表示,“政策風險”永遠是投資者考慮的最大風險,既然這些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投資者就不該再盲目外投。

  此外,赴海外投資房地產不僅會對他國經濟產生隱患,對中國經濟本身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朱振鍇表示,中國海外投資案例增多,是當前流動性寬裕的一種釋放形式,但這批資金是不是“熱錢”很難分辨,它也可能是隱藏的“灰色收入”。中國在限制外資流入方面監管很嚴格,但對非正規渠道的資本流出卻束手無策,尤其是對“灰色收入”的流出方面監控很難。他認為,為了自身經濟安全,中國應該出台政策穩住這部分外流資本。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