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媒稱大陸反航母彈道導彈威懾作用大於實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9 10:04:03  


資料圖:解放軍二炮列裝的東風-21C型彈道導彈
  針對亦真亦幻的中國“反航母彈道導彈”,台灣《軍事家》雜誌近日就其可能的作戰方式及軍事價值進行了一番點評。文章稱,儘管製造這種武器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但出於攻擊美國航母或導致戰事升級的擔憂,它的威懾作用大於實戰意義。

  美軍緊盯中國導彈試射

  國際軍事觀察家普遍認為,中國的反航母彈道導彈是以現役的東風-21導彈為基礎研製的,其發射重量在15噸上下,射程1200至2000公里。電腦模擬顯示,此類導彈雖然不太可能直接擊沉航空母艦,但足以令其喪失戰鬥力。一些美國專家甚至指出,中國反航母導彈除了安裝普通彈頭外,還能攜帶電磁脈衝及溫壓彈頭,稱得上一種有效的壓制手段。

  需要注意的是,完整的反航母導彈項目絕不僅限於幾枚導彈,而是一個由偵察、通訊、指揮、作戰四大部分構成的複雜系統。從近年來公開的有限資料來看,相關配套工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就已著手進行,且使用的多為成熟技術,故不存在難以突破的技術瓶頸。

  話雖如此,作為一種相當精密的武器,反航母導彈仍然需要經多次試射後才能實戰部署。截至目前,美國的監測系統尚未捕捉到中方進行試射的跡象。

  今年9月,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威拉德上將表示,解放軍在過去10年中的進步驚人,特別是其正在發展的反航母導彈,美軍需及早採取措施反制。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吉原俊井則認為,要想有效打擊航母,中國還需解決3個具體問題:其一,以超視距雷達鎖定目標;其二,用預警機定位航母;其三,以衛星偵察並制導導彈。完全滿足這些條件,至少還要10年。

  與美方防患於未然的心態不同,台灣多數媒體至今不相信中國大陸能研製這樣複雜的武器系統。在它們看來,“反航母彈道導彈”只要不試射,對它的懷疑就無法消除。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