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媒:中國想要的是權力和尊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20 00:20:50  


其實,中國“模式”就像日德法、北歐、印度或英美“模式”一樣,無法“輸出”到索馬里、巴西、伊朗甚或其東亞鄰國。
  中評社北京12月20日電/人民網-《環球時報》翻譯轉載美國《赫芬頓郵報》文章,原題:中國想要的是權力與尊重

  中國正崛起為世界頭號經濟強國。一些政客和專家警告說,中國就像鼎盛時期的蘇聯,正推行一種普世意識形態,欲把美國所代表的西方模式取而代之。這些人的擔憂不無根據,但同時顯然在散布恐慌。他們想當然地認為中國向全世界輸出政治經濟模式,而這是它爭取國際認同的戰略一環。

  類似看法不一而足。比如認為中國成功利用“軟實力”擴大全球影響力。還有更聳人聽聞的,認為美國的利益和價值觀遭到中國這個咄咄逼人的戰略和意識形態挑戰者的偷襲。照此類看法,中國有意圖、也有能力推進其“獨裁資本主義”模式,以取代自由民主模式來終結美國時代。

  可以說,指責中國軍費增長或說北京奉行自私政策,並要求華盛頓對此“有所行動”,這是一回事。而認為中國自起爐灶推出一套借以取代西方的價值觀,這又是另外一回事。或許早在柏林墻倒塌前,美蘇間的意識形態鬥爭就已結束,剩下的只是地緣戰略競爭。而冷戰的結束應該埋葬了意識形態衝突這一經久不衰的神話。各國都在探求最有效的途徑來創造財富和促進社會穩定。但美國“獨大”的地位在一定程度引發了一種錯誤觀念,認為美國人有義務向世界輸出自己的價值觀,為此要發動“顔色革命”或利用軍隊推動政權更迭。英國歷史學家約翰.達爾文說,與通常看法正相反,其實歐美的崛起與其說是價值觀的勝利,不如說是西方善於利用其人力和自然資源及地理優勢(包括工業化和科學進步)發展經濟和提升軍力。而這恰恰就是中國目前想要做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