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2011全球棋局 中國聲音期待更響亮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02 09:42:09  


  中評社香港1月2日電/新京報報道,當歐洲國家的領導人們還在為歐元的前景而憂心,當東北亞地區衝突的硝煙依然瀰漫未盡,當匯率之爭的口水戰依然充斥國際會場,2011年已向我們迎面走來。新的一年,我們期待合作,期待和平、期待發展、期待綠色……歲末年初,我們五問2011,希望2012年到來的時候,我們都能看到一份滿意的答卷。 

  一問合作:2011,“中國聲音”能否更響亮? 

  【時間】2011年全年 

  【地點】北京.戛納 

  【關鍵詞】大國話語權 

  【關注度】★★★★★ 

  2010年,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已經以其在金融危機中的卓越表現,贏得了前所未有的國際話語權,但與此同時,也面臨來自既有利益體系強大“反洗牌”壓力。2011年,是世界主要國家走出金融危機影響的關鍵之年,既有的國際體系也必將面臨更深刻的變革,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能謀得多少話語權?2011年將在法國戛納舉行的新一屆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或能窺見端倪。 

  在國際體系中,話語權是現有世界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隨著中國的崛起,謀求更多國際話語權,也成為這一過程應有的“題中之義”。 

  中國開始不做“追隨者” 

  改革開放31年以來,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展雖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現有的世界秩序來說,中國很長時間裡一直是“參與者”,還不是重要的“決策者”。而隨著中國崛起和對世界事務影響力的不斷擴大,中國開始影響、甚至部分參與重組不同議題上的國際話語體系。 

  例如在氣候問題上,1992年聯合國地球公約簽署以來有關減排問題的國際談判和對話進程,中國長期來看一直是一個被動的應對者。1997年的《京都議定書》簽署時中國並非主要的影響國。2005年巴厘路線圖談判時,中國的作用不斷上升。2009年全球氣候問題的哥本哈根會議期間,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減排和氣候談判中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國際金融問題上,美國面對國內失業率居高不下的困境,將擁有大量出口盈餘的中國列為替罪羊,提出人民幣匯率的人為低價是導致美中貿易失衡的原因。為此,美國不僅在2010年8月通過了所謂要求報復中國出口產品的“人民幣法案”,20國集團首爾會議之前,美國還提出了要給經常性項目盈餘大國設定“盈餘不能超過國民生產總值4%”的上限。在中國的全力回擊之下,20國集團首爾峰會就貨幣問題採取了較為平衡的提法,即既反對不負責任的貨幣政策,也反對“競爭性貶值”,這被視為美國的“失敗”。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第12頁 第13頁 第1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