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日媒遠望2011中日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0 01:07:40  


 
  當然,這些極端分子固然會影響日本的未來走向,但內政外交的決定性因素還在於內閣。2011年,菅直人是否下台則成了各方媒體評測的焦點。原共同社政治部長後藤謙次在《鑽石》雜誌中撰文稱,“2011年末,菅直人首相能維持政權的可能性多大?我覺得概率為零吧。”根據日媒的普遍預測,當菅直人撐不下去時,民主黨幹事長岡田克也、外務大臣前原誠司將是最熱門“繼承人”。

  在2010年普遍被世人批評“不成熟”的民主黨外交,能否日趨穩健?政局變動、領導人更替等不確定因素,或將加劇預測的難度。

  重新認識鄰居“中國”

  日本《朝日新聞》5日刊載題為“和中國打交道”的文章,稱韓國政壇和主流媒體呼籲韓國公眾重新認識中國,在維持美韓同盟的同時應密切“研究”中國。報道稱日本也應如此,同時日本還應開辟新的交流渠道,和中國以及中國人民進行交流。

  文章說,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主要大國之一,實力逐漸和美國接近。中國的軍力發展迅速,尤其是海軍軍力。事實上,中國甚至在“改變”亞洲的安全環境。同時,中美關係正成為影響世界穩定的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但外界很難讀懂中國的政治和外交政策。這也是韓國認為自己在保持和美國同盟關係的同時,必須密切“研究”中國的原因。對於日本來說,這同樣適用。

  文章還說,中國是一個共產主義國家,但日本不應當因為中國的“不同”就簡單地排斥中國,或和中國保持距離,尤其是在兩國關係艱難的時候。如果這樣做的話,那就真的是一件令人羞愧的事,因為中日關係有助於維持穩定的中美關係,還有助於實現亞太地區的穩定。中國似乎背離了前領導人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政策,不過鄧小平也說過:“中國的內政決不允許任何人加以干涉,不管後果如何,中國都不會讓步。”有一點是很清楚的:中國一直遵循鄧小平“發展是唯一真理”的教導,將經濟發展作為最高國家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