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明報:以遠交免近攻 “G2”若即若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7 17:17:55  


  中評社香港1月17日電/香港明報發表評論指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雙方除了談及雙邊關係,還會涉及到諸如地區衝突、環保、全球經濟復甦等重大全球議題,令“G2”或是“中美共治”的說法再度浮現。中美雙方均聲稱不同意該說法,而在南海問題、朝鮮局勢等地區問題的背後,實質上也是中美之間的角力。有學者認為,“G2”概念在經濟上更易成立,在政治上則有爭議。 

  奧巴馬重視對華關係 

  最新一期《南方周末》發表署名文章披露,2010年12月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Barack Obama)在飛機上致電胡錦濤,談及中美關係及朝鮮半島局勢,通話過程中飛機降落,很多人在機場等迎接奧巴馬,奧巴馬堅持不下飛機,一直與胡錦濤講了一個多小時才下飛機。由此上溯,奧巴馬在上任第一年就訪華,上任以來與胡錦濤會面7次之多,包括此次以國事訪問規格接待胡錦濤,亦顯出他對於兩國關係的高度重視。 

  “G2”最早由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長伯格斯登(Fred Bergsten)在2009年6月提出。清華大學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形容,中美如一架飛機的兩翼,引領全球經濟起飛。 

  另一方面,由於中美意識形態差距很大,不少學者據此辯稱“G2”不可能實現。孫哲表示,中美去年矛盾激化,在南海、朝鮮半島衝突突顯,但指副外交部長崔天凱也提及“中國願意尊重美國在本地區的合理利益和存在”,意味中國抱有既認可、又對抗的“若即若離”心態。 

  人權問題料輕輕帶過 

  在此“大局”下,以往備受關注的美國就人權問題向中國施壓,現時似乎聲音較小。在兩國大局下,預計此次美方在“胡奧會”上不會將人權作為重點話題,只會例行帶過。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