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中美元首或臨場定奪聯合聲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8 08:53:33  


 
  如果說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是中國走入世界政治和經濟中心的標誌性事件的話,接下來的兩年時間,特別是2010年的黃海以及南海等系列事件,在長期活躍於華盛頓國會山的薛海培看來,是“中國與美國以及其他國家較量”的開始和延續。“較量之後,我個人覺得,說嚴重點可以說是遍體鱗傷。一年下來,對中國國家利益和國際形象,與周邊國家的關係,都造成了損失。”他警告稱,“而如果有互信的話,黃海事件一個熱線就能解決掉。” 

  薛海培認為,在中國走向強大之後,在很多問題上被迫要做出選擇,“很多問題無法再往下拖了”,中美關係因而正處在新的十字路口上。他表示,與過去中美戰略夥伴關係的提法缺乏以實力為後盾的平等關係相比,胡錦濤此次訪美才應該是真正意義上探討兩國戰略關係存在問題的實質性對話。 

  同樣,在上海國際關係學會名譽會長陳啟懋看來,中美矛盾都是結構性的,都是世界格局轉型期所必然存在的,其背後的原因在於世界格局在金融危機之後加速變化,舊的平衡難以為繼,新的平衡又沒建立起來,兩個大國必然發生衝突。中美將圍繞這一過程展開戰略博弈。“在這場新的戰略博弈中,前景有兩個,一個是談判、試探和摸底,達成戰略妥協。”他告訴東方早報說,“另一個可能就是對抗。” 

  “這些結構性矛盾恐怕要經過多次反覆才能有所成果,要不斷地彼此試探、摸底,才能找到合適的切入口。然後制定出新的規則和達成新的平衡點,不是靠一次到兩次領導人峰會就能解決的。”陳啟懋說。 

  爭取相互戰略確保

  截至目前,有關中美聯合聲明內容的消息尚不得而知。華盛頓圈內有消息稱,協商過程中出現了難以妥協的某一條款,導致無法在領導人會面前實現突破。外界普遍期待中國領導人訪美時能最終拍板。還有消息稱,白宮方面將著眼於避免有不確定的語言,譬如在奧巴馬訪華時簽署的兩國聯合聲明中,對於在南亞合作前景的描述就引發了新德里的不快。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