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格森:我也看到中國正在選擇逐漸減少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並開始把眼光延長到美國債市以外的外匯投資中去。但美國還沒有對自己的財政脆弱性問題作出任何戰略性調整。很多在華盛頓的人們認為“中美國”會繼續,因為中國更需要美國,而不是美國更需要中國。約瑟夫.奈是其中之一。
在我看來,這種看法太過樂觀。美國國內的結構性的、系統性的問題其實很嚴重。美國經濟不會突然就創造出數十萬個工作崗位。我認為如果美國人說因為中國的人均GDP很低,這讓中國更加脆弱,這種論述就比較無力。現實是,現在的美國政府沒有去動手解決自己的內部問題。美國沒有建立新的戰略來化解自己的弱點,至少沒有像尼克松和基辛格那樣。美國政府更沒有任何包含外交政策在內的戰略策略,來化解自身的財政問題。現在華盛頓用的還是10年前的東西。
《21世紀》:全球很多人相信美國是一個帝國,現在也有各種對於美國帝國走向衰弱的討論,您怎麼看?
佛格森:我已經說過,美國如果不經歷深刻激烈的財政制度改革的話,不能長期維持一個准帝國。美國的財政債務,各種無法負擔的義務,還有龐大的財政赤字等一團糟。如果美國不改革,那麼就要承擔由財政問題引導的帝國走向衰弱的風險。但是如果美國能夠成功改革財政制度,那麼美國的准帝國能夠維持下去。美國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需要一個有力的領導者和領導團隊,來實行激烈的財政改革,由此重現1980年代的復興時光。
歷史的相似性在於,美國在1969年看起來也很虛弱。但是隨後的10年中,受益於新的外交政策和經濟政策,美國最終贏得了冷戰的勝利。所以任何人都不應該把美國踢出勝算。美國國內有一個經典哲學,就是當面臨最後危機時,當窮盡了所有的依賴時,美國總會做正確的事情。在美國,慣性就是不到危急關頭,不會行動。這種慣性在應對全球恐怖時如此,在過去和日本的戰爭中如此。沒有珍珠港,美國就沒有行動。我認為非常可能發生的是,美國要經歷一個財政危機,或者債券市場危機,才會開使徹底激烈的財政改革。我希望美國不要等到這種情形才開始改革,不要經歷那麼大的痛苦才行動。
|